中国团队揭示外泌体可作为诱饵阻断各种新冠肺炎突变体 |
![]() |
来源:生物世界2022-01-24 12:2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各种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并显示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持续,新冠肺炎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现有疫苗和药物的效果。2022年1月20日,刘会平、方德裕等。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irc的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各种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并显示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持续,新冠肺炎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现有疫苗和药物的效果。
2022年1月20日,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刘会平、方德宇等人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循环ace 2——表达细胞外血管阻断SARS-cov-2广泛毒株》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在新冠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外囊泡(evACE2),其中含有细胞释放的ACE2蛋白。它们携带ACE2蛋白,而ACE2是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人类细胞的受体。这是人体天然的抗病毒反应。病情越严重,患者血液中的evACE2水平越高。
这些表达ACE2的细胞外小泡(evACE2)可以在体外阻断不同冠状病毒变异体对细胞的感染。通过鼻喷剂输送给老鼠后,它可以保护老鼠免受新冠肺炎病毒的侵害。
据悉,刘会平和方德宇已经成立了创业公司Exomira,目前正在寻找行业合作伙伴进一步发展这一疗法。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结构的总称,根据囊泡的直径大致可分为凋亡小体、微泡和外泌体等几种类型。
起初,细胞外小泡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因此被忽略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外小泡通过转移不同的货物(包括蛋白质、DNA、lncRNA、circRNA、mRNA)参与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的细胞间通讯,在转移、侵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还可以在疾病的周期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新冠肺炎通过其刺突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细胞并感染细胞。
但研究团队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存在表达ACE2的细胞外小泡(evACE2),而健康人群中不存在,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evACE2水平越高,说明evACE2是人体对抗新冠肺炎感染的自然反应。
在体外细胞实验中,evACE2可以阻断新冠肺炎S蛋白与人细胞的结合,其效率比重组人ACE2蛋白高120 ~ 135倍。进一步的新冠肺炎伪病毒实验表明,evACE2可以中和病毒,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感染。此外,在新冠肺炎感染后添加evACE2也可以减少病毒载量和进一步的细胞损失。
被evACE2捕获后,新冠肺炎要么被无害地束缚在周围,要么被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清除,因此无法感染人类细胞。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evACE2不仅能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的原始毒株,还能阻断Alpha、Beta、Delta等突变毒株。
研究小组进一步测试了表达人ACE2的小鼠模型。在感染高剂量新冠肺炎的小鼠模型中,80%的小鼠通过经鼻喷evACE2得到保护,并且它们肺部的病毒载量也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中几乎所有的小鼠都表现出严重的疾病并且体重减轻了20%以上。
现有的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疗性抗体药物正受到突变株的挑战。以色列最新的现实世界研究表明,第四针强化注射仍然不能有效防止迅速传播的奥米克龙的突破性感染。美国也在2021年12月暂停了礼来公司和雷根龙的新冠肺炎,因为它对奥米克隆的疗效下降了。
几乎所有的新冠肺炎疫苗和治疗性抗体都是针对病毒的S蛋白。虽然新冠肺炎不断突变,但它们仍然通过ACE2受体进入并感染人类细胞。Eva 2在人体细胞表面与ACE2竞争,作为诱饵吸引新冠肺炎,所以无论新冠肺炎如何变异,都能有效阻断其感染。(100yiyao.com)
2022(第六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会议推荐会议
http://meeting.bioon.com/2022Exosomes/intr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