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化学科学:疾病引起的铜同位素分馏研究进展

化学科学:疾病引起的铜同位素分馏研究进展

来源:生态中心2022-01-27 08:3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谦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应用于环境健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的成果是利用机器学习识别人类血液中的二维铜特征,用于乳腺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谦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应用于环境健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化学科学》杂志上,标题为利用机器学习识别人类血液中的二维铜特征用于乳腺癌。

稳定同位素分馏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技术。近年来,它在环境污染物的溯源和追踪方面显示出了应用潜力,但在其他领域应用较少。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可追溯性,它还显示了新标记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潜力,并可用于临床和病因学研究。但目前稳定同位素分析对疾病和对照的区分性能仍然较低,对疾病引起的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认识非常有限。

本研究采用高精度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膀胱癌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液中的铜同位素比值(65Cu/63Cu)。研究发现,与良性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膀胱癌患者血液中铜的轻同位素明显富集,铜同位素组成对癌症的敏感性远高于铜浓度。此外,血液中铜同位素分馏程度也与肿瘤分期和恶性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体内铜代谢失衡被广泛认为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Cu同位素提供了独立于Cu浓度的一维信息,用以追溯与肿瘤相关的异常Cu元素的来源,从而为深入理解Cu代谢失衡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外,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血液中二维Cu指纹(即Cu同位素比值和Cu浓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了癌症患者与非癌症患者的高精度区分。二维铜指纹显示出比其他膀胱癌标记物更好的性能。将稳定同位素分析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是首次临床应用尝试,有望推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