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谨防药物光敏反应 |
![]() |
随着夏天的到来,光线变得更强了。如果服用一些药物外出,可能会引起药物的光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药物的光敏反应是什么?可能诱发光敏反应的药物有哪些?如何预防?
何为药物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是指用药后暴露在紫外线下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敏反应。
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反应,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其临床表现类似于重度晒伤,可见水肿红斑。严重时会出现水泡,人会有烧灼感和刺痛感。急性症状消失后,皮肤会松弛、干燥、脱皮、色素沉着。光毒性的强度与引起光毒性的药物浓度、光照时间和强度有关。光过敏反应是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接触性皮炎,在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可见丘疹、红斑和/或鳞屑和水疱。其中一些可能发展成慢性和持久的光敏反应。
易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
有些口服或局部用药容易引起光敏反应,应严格遵医嘱,仔细阅读说明书。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可能导致中到重度光毒性,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如面部、颈V区、前臂伸部、手背等)阳光过度照射。),有红斑、渗出和水。服用此类药物时应避免阳光或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如发生光毒性应立即停药。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中、大剂量服用易引起光毒性(如二甲双胍、金霉素、多西环素等。),而且症状类似于重度烧伤。建议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期间不要直接接触阳光或紫外线,一旦出现皮肤红斑应立即停药。
抗肿瘤药物:服用该类药物(如伊马替尼、vermophenib等)时光毒性很常见。),所以在服药期间和停药后7天内要避免阳光照射或类似的强光源照射。
这种煤焦油皮肤科的使用说明书上注明,外用易引起光敏反应,72小时内应用部位应避免阳光暴晒。同时,该类药物与光敏药物合用可加重光敏性,故不宜与甲氧沙林或三甲沙林等药物合用。
酮洛芬的说明书提示,局部使用时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因此建议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两周内避免阳光直射。
补骨脂素是一种药物,具有光敏性,常用于配合紫外线A段照射治疗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但正常皮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远离药物接触和紫外线A段照射,以免引起皮肤发红、色素增加等光敏反应。
异维a酸凝胶的说明书指出,涂有该药物的暴露部位应避免阳光和紫外线照射。如果照射不可避免,应涂抹防晒药物或采取屏蔽措施,用药期间应避免使用荧光灯。
除上述药物外,抗雄激素药物(如氟他胺)和抗肿瘤药物(如替加氟)易引起的光敏反应为光过敏反应,停药后相关症状通常在4 ~ 8周内消失。
光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使用上述药物的人,特别是有过因用药引起光敏反应的人,从用药到停药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时间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而定)应严格防晒。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外出,使用广谱防晒霜,穿防晒衣或长袖外套和长裤
一旦出现光敏反应症状,无论是光毒性反应还是光敏反应,都应尽快停药,并继续防晒。
对于大部分光毒性反应,日常晒伤可以治疗,可采用冷敷、涂抹润肤剂、口服止痛剂等对症治疗。临床上,医生治疗对光过敏反应的方法可能与接触性过敏相似,如在患处外用皮质类固醇以缓解瘙痒和炎症反应,严重症状用抗组胺药和消炎药治疗,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节后综合征不用怕 专家支招来调整 (2025-02-08)
- 流感不是"小感冒":专家剖析流感如何防与治 (2025-02-05)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