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心血管疾病不再是“头号杀手”? |
![]() |
近日,国家心血管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报告显示,在中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因为心血管疾病。
报告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数据?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患者群体,政府和社会应该怎么做?
在病人治疗和公众预防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一文了解
01心血管病仍是我国居民“头号杀手”
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农村占46.74%,城市占44.26%。值得注意的是,从2009年开始,农村地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开始超过并保持高于城市地区。与此同时,这种疾病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强,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02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是呈上升趋势,但是从细分来看,也可以看出脑出血的死亡率是呈下降趋势的,这可能也预示着未来总体情况会逐渐下降,应该说是一个好的迹象和开端。
03推动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向社区转移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从我们国家目前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来看,主要以居民健康为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就医,做好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角度来看,社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的病人,如中风、冠心病等疾病,一定要管理好。因为这些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病,很难治愈。只有把它们管理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我们的日常健康。
应该对大部分居民进行筛查。许多居民都有一些危险因素。如果这些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就不会发展成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早期筛查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减少患者数量至关重要。
另一个是健康教育。事实上,目前的很多问题都与居民缺乏健康知识有关,尤其是缺乏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每个人都想健康,如果有相关知识,就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行为,从而远离心血管疾病。
04管住嘴和伸腿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样重要!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我们保持健康非常重要。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从饮食行为入手。早些年提到病从口入,主要是卫生不良、食物不洁引起的传染病。但在慢性病期,还是要从口中带病。这里是指不能无限制地吃太多、太油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否则,这些食物会逐渐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如血糖血脂升高,肥胖。其他很多慢性病,包括其他代谢性疾病,如果我们能管理好,都是可以有效改善的。
积极主动,坚持规律锻炼。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许多过去靠人力和体力活动操作的工作大大减少了,这在一定意义上解放了我们自己。但是在解放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为了健康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导致我们吃进去的热量难以消耗,平衡被打破,所以现在肥胖、超重比比皆是。如果能保持合理规律的运动,至少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势头。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节后综合征不用怕 专家支招来调整 (2025-02-08)
- 流感不是"小感冒":专家剖析流感如何防与治 (2025-02-05)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