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人体临床试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风,加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已成立公司转化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8-17 11:24
这项临床研究报道,对颈脊髓进行硬膜外电刺激,改善了两名中风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运动锻炼和力量。这些数据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了脊髓刺激(SCS)可作为一种中风后上肢康复的恢复方法的潜力。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中风(脑卒中),这是导致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多数中风患者能够存活,但持续的神经问题会严重影响和生产力,大约50%的中风后幸存者表现出严重残疾,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日常活动。
2023年8月14日,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Cerebella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post-stroke motor rehabilitation: a phase I trial的研究论文。
这是首个脑深部刺激(DBS)治疗中风后康复患者的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针对小脑齿状核(dentate nucleus)的脑深部电刺激是安全可行的,12名中风患者中有9人在运动障碍和功能方面有所改善,尤其是那些入组时有上肢运动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
该研究的领导者、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神经病学研究所主任Andr G. Machado医生表示,这些参与研究的患者因为中风而残疾了1-3年时间,这项研究给了我们一个潜在的新机会,帮助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康复,那些对脑深部电刺激(DBS)有反应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Andr G. Machado医生此前参与创立了一家名为 Enspire DBS Therapy 的公司,并出任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官,该公司近日完成了1760万美元B轮融资,用于推进脑深部电刺(DBS)激促进中风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
在这项1期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招募了12名中风后出现上肢慢性、中度至重度偏瘫的患者,他们已经出现这些症状12-36个月时间。研究团队对他们进行了EDEN试验(电刺激齿状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所致上肢偏瘫),所有参与者通过手术在小脑中植入电极,然后连接到一个类似于起搏器的设备上,用来向小脑齿状核发射电脉冲,帮助患者恢复对运动的控制。在植入手术后,所有参与者完成了几个月的物理治疗,首先关闭脑深部电刺激(DBS)设备几周时间,然后打开设备4-8个月,结果显示,在打开设备后,12名参与者中有9名出现了显著改善,整个治疗过程没有出现重大并发症。
齿状核脑深部电刺激(DN-DBS)与脑代谢和手臂功能改善的关系
研究团队表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广大中风幸存者的身体康复效果,这项早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脑深部电刺激(DBS)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可以改善中风后一年以上的患者的运动能力,这些患者此前的运动能力康复情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停滞不前了。这项研究的支持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对小脑齿状核进行电刺激加速中风后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20日,美国匹茨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Epidural stimul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for post-stroke upper-limb paresis的研究论文【2】。
这项临床研究报道,对颈脊髓进行硬膜外电刺激,改善了两名中风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运动锻炼和力量。这些数据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了脊髓刺激(SCS)可作为一种中风后上肢康复的恢复方法的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CAR-NK细胞疗法,有望治疗系统性硬化症 (2025-07-16)
- 勃林格殷格翰与利奥制药达成合作,以推进圣利卓®(佩索利单抗)的商业化和进一步开发 (2025-07-16)
- 【终版日程+参会指南】NovaBeauty 2025 聚焦化妆品功效护肤和注射医美再生医学邀您共聚羊城! (2025-07-16)
- 中国光谷出台步伐放慢倒退生物医药家当 (2025-07-16)
- 2024年运营收入排名前十的非营利性医疗系统 (2025-07-16)
- 成功挽救8岁小男孩生命,华人学者一作Nature论文:利用辅酶Q10前体,缓解致命线粒体脑病 (2025-07-16)
- Cell:先导编辑+AI,全面解析ATM基因所有点突变的功能 (2025-07-16)
- 相达生物科技在美国独家推出创新型FebriDx® 检测 进一步扩展INDICAID™妥析™呼吸道检测产品系列 (2025-07-16)
- 【嘉宾首轮公布】ICDC2025 & Biomarker2025邀您8月7-8日上海相聚! (2025-07-15)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携手"天使之旅"2025西藏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