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先导编辑+AI,全面解析ATM基因所有点突变的功能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16 12:35
该研究利用先导编辑和深度学习对 ATM 基因所有可能的 27513 种单核苷酸突变(SNV)进行了全面功能评估,并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DeepATM。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已彻底改变了遗传疾病或癌症的基因,但意义未明突变(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VUS)数量不断增加,仍是临床遗传学面临的一大挑战。
对于像ATM基因或BRCA1/2这样较大的基因,对其所有的意义未明突变(VUS)进行全面试验评估,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一个基因的突变数量往往会随着基因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在这些大片段基因中,ATM基因突变尤其经常被不同的临床实验室做出不同的。
ATM基因的全称是共济失调毛细扩张突变基因(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gene),它是调控 DNA 损伤应答的关键基因,其编码蛋白在 DNA 双链断裂时作为主开关分子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检查点与修复机制。ATM基因最早在共济失调毛细综合征(A-T)患者中发现,ATM基因的纯合功能缺失突变会导致该疾病,而其杂合功能缺失突变则表现出电离辐射敏感性和癌症易感性。
近日,延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allATMSNVs using prime editing and deep learning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对ATM基因所有可能的27513种单核苷酸突变(SNV)进行了全面功能评估,并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 DeepATM,能以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预测 SNV 的功能效应。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是一个有着 63 个外显子的大基因,在 DNA 损伤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纯合功能缺失突变会导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杂合功能缺失突变则会增加、、和等多种癌症风险,并影响癌症患者预后。
因此,对ATM基因中所有可能的单核苷酸突变(SNV)进行功能评估,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预测癌症风险、诊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制定癌症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携带ATM突变的癌症患者的预后。
然而,解读ATM基因突变的功能影响仍然颇具挑战性,因为其中大多数属于意义未明突变(VUS)。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全面评估了ATM基因中所有可能的27513种单核苷酸突变(SNV)的功能。
通过使用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技术,研究团队在PPAR 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存在的情况下,对 23092 个 SNV 对细胞适应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评估,从而确定了发挥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
利用癌症遗传学数据和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数据,研究团队发现,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癌症风险和预后。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 DeepATM,它能以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预测其余 4421 个 SNV 的功能效应。
该研究的亮点:
对ATM基因中所有 27513 种可能的编码单核苷酸突变(SNV)进行功能评估;
鉴定激酶结构域中不能容忍错义突变的氨基酸残基;
在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中鉴定出 382 个与癌症相关的高风险ATMSNV;
通过评估ATM功能可预测癌症预后。
总的来说,对ATM基因突变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医疗,并为解决其他基因中的意义未明突变(VUS)提供了框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CAR-NK细胞疗法,有望治疗系统性硬化症 (2025-07-16)
- 勃林格殷格翰与利奥制药达成合作,以推进圣利卓®(佩索利单抗)的商业化和进一步开发 (2025-07-16)
- 【终版日程+参会指南】NovaBeauty 2025 聚焦化妆品功效护肤和注射医美再生医学邀您共聚羊城! (2025-07-16)
- 中国光谷出台步伐放慢倒退生物医药家当 (2025-07-16)
- 2024年运营收入排名前十的非营利性医疗系统 (2025-07-16)
- 成功挽救8岁小男孩生命,华人学者一作Nature论文:利用辅酶Q10前体,缓解致命线粒体脑病 (2025-07-16)
- Cell:先导编辑+AI,全面解析ATM基因所有点突变的功能 (2025-07-16)
- 相达生物科技在美国独家推出创新型FebriDx® 检测 进一步扩展INDICAID™妥析™呼吸道检测产品系列 (2025-07-16)
- 【嘉宾首轮公布】ICDC2025 & Biomarker2025邀您8月7-8日上海相聚! (2025-07-15)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携手"天使之旅"2025西藏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