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伤口愈合的关键调控因子,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
![]() |
有趣的是,胎儿无疤痕愈合的能力与年龄有关。与小鼠妊娠早期(胚胎第16天,E16)损伤后的接近正常愈合相比,妊娠晚期(胚胎第18天,E18)伤口愈合有明显的纤维化。导致这种转变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从作者的大体和组织学观察来看,E18年龄代表了从无疤痕到疤痕愈合过渡的关键时间点。全层皮肤切除手术后48小时, E16处的胚胎小鼠伤口愈合无不规则性,而E18处的胚胎小鼠显示完全不同的变化。E18显示出密集的胶原重构和明显的炎症细胞积聚。不出所料,与E16伤口相比,E18伤口的胶原束在损伤后48 h呈现瘢痕样结构,FD值较高,L值较低。
研究表明,E18组中存在更突出的白细胞间素6、NF- B途径和破骨细胞分化的积累。提示它们在从炎症反应到损伤后晚期修复,以及从无疤痕到纤维化和疤痕反应的转变中发挥潜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E18组中发现了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并证明TLR信号通路在E18伤口中被全局激活和上调。因此,在胚胎发育后期,TLR信号通路的激活与疤痕的产生之间似乎存在一致的正相关。组织蛋白酶S (Cathepsin S, CTSS)是一种参与TLR信号通路的分泌性蛋白酶,通过RNA测序分析发现,CTSS在E18组差异表达显著,而在E16组差异表达不明显。此外,组化染色显示,在损伤后24小时,E18组CTSS在切除边缘和残余部位的表达显著增加,在那里发现了真皮区域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的明显阳性染色。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接下来,作者研究了CTSS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s)的影响。转染敲低质粒下调CTSS后,I型胶原、III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均下调。在增生性瘢痕C57B1/6J模型小鼠瘢痕的肉芽化和增殖阶段给予CTSS抑制剂LY3000328。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0天,LY3000328显著降低了疤痕生长,抑制率为65.1%,并且减少了疤痕组织厚度。因此,LY3000328处理减少了疤痕组织的横截面积,LY3000328有效抑制了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提示瘢痕形成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IRF7是上调CTSS的因素之一。IRF7与HSF细胞中CTSS 启动子的内源性结合,过表达的IRF7极大地增强了CT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作者进一步证实IRF7与CTSS均在病理性瘢痕 瘢痕疙瘩中表达上调。因此,IRF7和CTSS的过表达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认为在小鼠的切除伤口模型中很难形成瘢痕疙瘩,对人类增生性瘢痕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临床样本的获取存在困难。
综上,该研究证明了IRF7对成纤维细胞中CTSS的转录激活作用及其作为减轻纤维化的治疗靶点的潜力。然而,它们在伤口修复过程中与其他细胞和分子成分的相互作用,如炎症单核细胞,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euron:大脑突触的“幕后英雄”,科学家揭示α2δ亚基调控神经信号强度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7-07)
- Nature:有望实现体内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2025-07-07)
- Nature Medicine:没有安全阈值!你爱吃的加工肉、奶茶和炸鸡,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2025-07-07)
- 全国首票进口中药材近程属地查检在湖北实现 (2025-07-07)
- Nature: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5-07-07)
- 南方医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Cancer论文 (2025-07-07)
- JAMA子刊:7万余人韩国队列分析显示,乳腺癌幸存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低8%,或与特定癌症疗法有关 (2025-07-06)
- Nature:人工智能助力认知科学!科学家用微型循环神经网络解锁大脑决策秘密 (2025-07-05)
- 迪哲医药舒沃哲®获FDA加速批准上市,系全球首款在美获批的EGFR exon20ins非小细胞肺癌国创新药 (2025-07-05)
- 长三角地域推动医疗安康协同倒退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