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
![]() |
作为医疗领域的代表企业,自197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GE医疗与中国市场的合作不断深化。
近日,GE医疗中国副总裁徐俊接受中新财经专访,和我们分享了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30年来,GE医疗在中国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市场有哪些布局?
“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徐俊介绍,目前,GE医疗在北京、天津、无锡、上海、成都设有五大生产基地。其中,作为影像设备制造基地的北京基地,是GE医疗在中国落成的首个生产基地,北京基地包含的航卫通用和华伦两个工厂,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就已成立。
他感慨,这30年来,GE医疗北京基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说,最开始北京基地生产的是16排CT,如今已经可以生产256排CT和分子影像产品;最开始北京基地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如今已经可以生产高级产品和全系列产品。
“北京工厂对于GE医疗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
徐俊同时表示,高端分子影像设备产线在北京基地的正式落地,标志着GE医疗站上了新的里程碑。GE医疗将自身发展与中国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使北京基地的CT产品,站上了新的高度。
“在中国销售的产品,78%以上都是国产产品”
2023年,GE医疗将企业中国的战略升级为“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GE医疗的“全面国产”和“无界创新”战略,意味着什么?
“‘全面国产’是GE医疗在中国的既定战略,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78%以上都是国产产品,而且国产化的比率每年都在增加。”
徐俊表示,GE医疗在中国的“全面国产”,不仅仅是产品的国产化,而是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维修,全链条的“全面国产”。GE医疗在中国生产链、供应链“双链”的增强,都是以国产标杆来进行的。同时,GE医疗注重国产研发的比例,目前GE医疗在中国研发团队超过1800人。
他还说,GE医疗在中国战略中提出的“无界创新”理念。一是要打通公司内部、团队之间的合作,把GE医疗的创新,从产业和医院、科研单位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产学研”的发展,更好地融入到GE医疗发展中去。二是将GE医疗的创新植根于产品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象来服务。
徐俊表示,中国医疗领域过去五年呈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趋势,GE医疗是这个趋势的受益者,也是行业发展的参与者。
“我们看好中国的市场和发展,GE医疗坚持‘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的中国战略,与伙伴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论文,揭示这种基因突变为何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2025-09-18)
- 为什么感冒鼻塞时,吃东西会没味道?最新Nat. Commun:原来味道不仅需要味觉,还需要嗅觉! (2025-09-18)
- 《自然·免疫学》:打破传统认知!大坪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团队从头设计多肽,精准抑制细胞焦亡孔道功能,为炎症治疗开辟新途径 (2025-09-17)
- 流感季不用慌!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2025-09-17)
- 新疆放慢构建当代中药家当系统 (2025-09-17)
- 《免疫》:科学家首次发现,最毒乳腺癌在转移前就拿下了抗癌前哨! (2025-09-17)
- Nature子刊:姜海/邓贤明团队开发高通量蛋白降解剂筛选平台,成功发现SKP2分子胶降解剂 (2025-09-17)
- Cell子刊:华人学者研究证实,短短几天垃圾饮食就会损伤大脑记忆,并提出解决办法 (2025-09-17)
- Nature:中国学者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颠覆性疗法——短肽通过应力释放,分解tau蛋白纤维 (2025-09-17)
- Nature:细胞世界也“内卷”——能量不足者,请“出列”! (2025-09-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