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研究揭示钙感受受体CaSR发挥多重任务机制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4-30 09:3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镜可视化观察CaSR与不同G蛋白的偶联。一种称为CaSR的钙感受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对于维持健康的钙水平至关重要,但它也因它的兼职工作而闻名。该受体检测其他离子和蛋白的能力以及在、心脏病、和其他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使其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药物靶点。
但是,要制造 CaSR 靶向药物,设计人员必须首先了解该受体是如何完成多重任务的,这样才能保证治疗不会损害 CaSR 的重要功能。那么,CaSR 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CaSR 能够执行多重任务并触发不同的细胞功能,部分原因是它与细胞内部的多种 G 蛋白发生了密切的相互作用。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CaSR 可以与所有四种不同的 G 蛋白结合。例如,在甲状旁腺细胞中,CaSR通过Gq/11和Gi/o发出信号,而在乳腺肿瘤中则通过Gs发出信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低温电镜可视化观察CaSR与不同G蛋白的偶联。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4月1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Promiscuous G-protein activation by the calcium-sensing receptor 。
哥伦比亚大学分子药理学与治疗学教授Qing Fan博士过去十年来利用 X 射线晶体学和低温电镜揭示了CaSR 的秘密,他发现了CaSR 的形状,并深入了解了该受体的工作方式。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实验治疗学教授、细胞信号传导专家Jonathan Javitch博士为分析CaSR在细胞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持。悉尼大学教授、内分泌学家Arthur Conigrave博士自2016年最初的研究以来,一直与Fan合作研究CaSR。
获得这样的三维结构图片一直是个挑战,部分原因是很难在CaSR和它的多种G蛋白搭档之间组装成一种稳定的复合物,因此论文第一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Hao Zuo和Jinseo Park结合了不同的技术,包括使用微型的工程化G蛋白。
图片来自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331-1
这些图片帮助这些作者确定了 CaSR 和 G 蛋白中决定 CaSR-G 蛋白偶联选择性的因素。他们发现CaSR的细胞内侧上的一个特殊环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环的长度和灵活性允许不同类型的 G 蛋白与 CaSR 结合。
Fan说,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设计靶向特定CaSR信号通路的药物。 Zuo补充说, 例如,为了防止CaSR在全身广泛激活,在乳腺癌治疗中可能考虑靶向癌症特异性CaSR诱导的Gs激活。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Hao Zuo et al. . 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7331-1.
How a calcium-sensing protein multitasks
https://phys.org/news/2024-04-calcium-protein-multitasks.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低剂量维生素E也能治疗脂肪肝?中国研究证实,有效且更安全 (2025-02-24)
- Nat Genet:在人体中发现一种新的脂肪细胞亚型,有可能推进个性化的肥胖治疗 (2025-02-24)
- Cell Rep:揭示肺部中的CD4+TRM细胞亚群调节中性粒细胞哮喘发生机制 (2025-02-24)
- 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和空闲时的锻炼有区别?AJPM:别让工作累垮你!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2025-02-24)
-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2025-02-23)
-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2025-02-23)
- Nature Methods:窥探生命的分子之舞——PTEN活体成像技术开启神经科学新纪元 (2025-02-23)
-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2025-02-22)
- 迈威生物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 αvβ8 抗体的临床前研究成果 (2025-02-22)
- 抵御流感的秘密武器!Nat Immunol:来自真菌中的β (2025-02-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