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Pharm:开发出新型装载药物的3D打印薄膜助力精准打击肝癌,重塑癌症治疗未来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5-02 09:19
3D打印薄膜展现了长达23天的药物控释能力,保障持续治疗效果,且其生物降解特性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求,使治疗过程更加人性化。由于人类容易复发,因此目前大力推荐辅助化疗手段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如今,局部药物洗脱植物乳已经成为克服全身性化疗局限性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上题为 Printing a cure: A tailored solution for localized drug delivery in liver cancer treatment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世界首个研究证实,装载有定制剂量抗癌药物的3D打印薄膜,能够高效杀灭超过80%的肝癌细胞,显著降低复发率,同时极大减少了传统化疗带来的全身性副作用。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肝癌患者带来福音,也为卵巢癌、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研究者表示,这种3D打印膜是由装载了量身定制剂量的物5-(5FU)和顺铂(Cis,cisplatin)的凝胶所制成,其能被放置在癌症所移除的确切手术位点,从而将药物定位到受影响的区域从而治疗可能残存的癌细胞,同时还能限制传统化疗所产生的不良副作用。这种精确切割的薄膜最初是作为肝癌辅助疗法而设计的,但其潜力远不止于此,为更多癌症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全球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超80万,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高达75%的患者面临致命威胁,且复发率触目惊心,达到70%。Youssef教授强调,这一新型薄膜技术有望引领肝癌治疗的革新,尽管医学进步不断,肝癌依然顽固且致命,患者的治疗之旅往往因化疗的严重副作用而中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190951/
为了弥补这一差距,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术后化疗装载膜结构,其能将5-氟尿嘧啶和顺铂直接释放到手术腔中,这种靶向性的疗法或能将药物精确释放到确切的腔体结构中,少量也会进入到血液中,否则高剂量的药物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按需定制药物释放曲线和膜结构,确保药物精确递送,减少对血液系统的负担,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Garg教授指出,这种量身定制的策略是提高治疗效率的关键,针对癌症的多样性,传统的标准化治疗已不再适用。3D打印薄膜展现了长达23天的药物控释能力,保障持续治疗效果,且其生物降解特性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需求,使治疗过程更加人性化。
目前,研究团队正积极推进临床前试验,以确立肿瘤大小与最优药物剂量、释放特性的关联,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这项3D打印薄膜技术的出现,预示着肝癌乃至更多癌症治疗领域的一次飞跃,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和更佳的生活质量。(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Souha H Youssef, Raja Ganesan, Marzieh Amirmostofian, et a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24). DOI: 10.1016/j.ijpharm.2024.12379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低剂量维生素E也能治疗脂肪肝?中国研究证实,有效且更安全 (2025-02-24)
- Nat Genet:在人体中发现一种新的脂肪细胞亚型,有可能推进个性化的肥胖治疗 (2025-02-24)
- Cell Rep:揭示肺部中的CD4+TRM细胞亚群调节中性粒细胞哮喘发生机制 (2025-02-24)
- 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和空闲时的锻炼有区别?AJPM:别让工作累垮你!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2025-02-24)
-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2025-02-23)
-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2025-02-23)
- Nature Methods:窥探生命的分子之舞——PTEN活体成像技术开启神经科学新纪元 (2025-02-23)
-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2025-02-22)
- 迈威生物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 αvβ8 抗体的临床前研究成果 (2025-02-22)
- 抵御流感的秘密武器!Nat Immunol:来自真菌中的β (2025-02-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