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揭示多次跨膜蛋白的拓扑生成途径 |
![]() |
来源:有机所 2024-06-02 11:39
该研究揭示了功能关键但与脂质相斥的pTMH拓扑生成途径,表明pTMH能引导膜蛋白翻译后拓扑结构重排,从而避免pTMH折叠时被暴露于疏水磷脂环境中。在人类细胞内质网膜上合成的约5000种膜蛋白中,超过半数是多次跨膜蛋白。多次跨膜蛋白在细胞中作为离子通道、转运蛋白、受体蛋白、跨膜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功能多依赖于跨膜结构域的极性和带电氨基酸,而极性和带电氨基酸侧链通常具有排斥脂质的特性,导致其所在跨膜螺旋(TMH)具有较低的疏水性。表明,人类蛋白质组中约有30%的膜蛋白和超过50%的多次跨膜蛋白含有至少一个极低疏水性的TMH(pTMH)。在多次跨膜蛋白的成熟结构中,pTMH通常被周围的TMH保护,从而避免与磷脂双分子层的膜结构直接接触。然而,pTMH常常难以被转位子直接识别和插入。这些pTMH如何被识别并克服磷脂环境的疏水性、如何被包装进入成熟的多次跨膜结构,是相关领域尚未完全理解的科学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张在荣团队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ATP13A1-assisted topogenesis pathway for folding multi-spanning membrane protein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由pTMH指导的多次跨膜蛋白拓扑结构生成途径。新生pTMH不能立即掺入内质网膜,而是穿越移位子中央孔进入水溶性内质网腔内,导致下游TMHs以与最终结构相反的错误朝向掺入内质网膜。合成结束后,P5-ATPaseATP13A1能识别并纠正 错误 的中间体构型,使得滞留于内质网腔的pTMH变得可识别,并整合、折叠进近成熟的结构,最终获得成熟构象。
以六次跨膜转运蛋白ABCG2和人类细胞作为实验模型,研究人员发现,ABCG2的新生pTMH2可以穿过转位子直接进入内质网腔,从而产生下游TMHs以错误朝向整合入膜的中间体构型状态。当位于羧基端的双赖氨酸翻译结束后,ABCG2的构型出现了几乎全局的拓扑重排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ATP13A1能感知这一双赖氨酸正电信号,当双赖氨酸被突变为负电或电中性氨基酸后,ATP13A1与ABCG2突变体的相互作用相较野生型大为减弱。敲除ATP13A1导致细胞内大量累积处于折叠中间体状态的ABCG2。ATP13A1能够在多次跨膜蛋白的拓扑结构成熟中发挥作用,促进了ABCG2中反向插入的TMH6从磷脂双分子层中解离。暴露在细胞质中的TMH6以正确的朝向重新插入内质网膜中,从而驱动上游TMHs的翻译后拓扑重排。
错误朝向的TMHs重排后,这种未成熟中间体能二聚化形成四级结构,可能促进后续pTMH2与其他跨膜螺旋束的组装,使pTMH2得以整合到膜中,形成pTMH2被其他TMHs所包围的最终结构。该研究揭示了功能关键但与脂质相斥的pTMH拓扑生成途径,表明pTMH能引导膜蛋白翻译后拓扑结构重排,从而避免pTMH折叠时被暴露于疏水磷脂环境中。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
ATP13A1辅助ABCG2拓扑结构生成的途径示意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低剂量维生素E也能治疗脂肪肝?中国研究证实,有效且更安全 (2025-02-24)
- Nat Genet:在人体中发现一种新的脂肪细胞亚型,有可能推进个性化的肥胖治疗 (2025-02-24)
- Cell Rep:揭示肺部中的CD4+TRM细胞亚群调节中性粒细胞哮喘发生机制 (2025-02-24)
- 工作时的体力劳动和空闲时的锻炼有区别?AJPM:别让工作累垮你!空闲时间锻炼才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2025-02-24)
-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李龙/宋晨/高宁团队揭示膜蛋白进入脂膜折叠的分子过程 (2025-02-23)
- Nature:当癌症疫苗遇上"癌王"!一场改写生命剧本的细胞革命 (2025-02-23)
- Nature Methods:窥探生命的分子之舞——PTEN活体成像技术开启神经科学新纪元 (2025-02-23)
-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2025-02-22)
- 迈威生物于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 αvβ8 抗体的临床前研究成果 (2025-02-22)
- 抵御流感的秘密武器!Nat Immunol:来自真菌中的β (2025-02-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