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刘如谦团队开发更高效的定点大片段基因整合技术——PASSIGE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6-12 15:44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利用连续进化的整合酶的PASSIGE技术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基因靶向整合的一种异常有效的方法。作为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的发明人,刘如谦在最近举行的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2024年年会(ASGCT 2024)上,做了题为:Continuous evolution of genome editing systems for targeted gene-sized DNA integration in mammalian cells的报告,介绍了其在基因组编辑领域的新成果 在不产生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下,在人类细胞中实现大基因的高效、位点特异性整合。
这项研究成果于2024年6月10日发表在了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论文题为:Efficient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large genes in mammalian cells via continuously evolved recombinases and prime editing。

该研究利用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技术,将丝氨酸整合酶Bxb1迭代进化了数百代,克服了PASSIGE技术效率低的问题,可对长达10kb的大片段DNA实现高水平整合(效率可达35%),相比PASTE技术,将大片段DNA的位点特异性整合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实现的最高效率的RNA编程的基因大小的基因组整合(之一),并且这一效率已经超过了挽救各种功能丧失基因突变的遗传病所需。
导致人类疾病的基因突变范围从单碱基突变到大片段DNA的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许多遗传病与特定基因内的多种功能确实突变相关,例如,ABCA4基因的500多种突变类型会导致Stargardt病,PAH基因的1000多种突变类型会导致苯丙酮尿症,而CFTR基因的2000多种突变类型会导致囊性纤维化。
对于这些一个基因的大量不同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将全长的正确基因整合到其内源性位点,理论上就可以这种遗传病的所有患者带来一种通用治疗策略。
对于这些疾病,不可能去开发数百种乃至上千种基因疗法来治疗,将整个基因或其中某些外显子整合到致病位点或基因组安全港位点,而不会产生DNA双链断裂(DSB),是一种更具潜力的治疗方式。 然而,在人类基因组中如何实现高效、位点特异性地整合大片段DNA,且不依赖DNA双链断裂(DSB),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2021年12月,刘如谦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论文,开发了双先导编辑(TwinPE)技术,并通过将先导编辑与位点特异性丝氨酸整合酶结合,开发了PASSIGE技术(prime-assistedsite-specificintegrasegeneediting,先导编辑辅助的位点特异性整合酶基因编辑)。
PASSIGE技术在不产生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下,能够将长达数千碱基的DNA整合到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特定位置,单次转染的整合效率可达6.8%。但这一效率显然还不够高。
在这项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的最新研究中,刘如谦团队利用他十几年前开发的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技术,将丝氨酸整合酶Bxb1迭代进化了数百代,克服了PASSIGE技术效率低的问题,可对长达10kb的大片段DNA实现高水平整合(效率可达35%)。
具体来说,该研究显示,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增强了PASSIGE, PASSIGE将先导编辑的可编程性与整合酶精确整合超过10kb的大片段DNA的能力相结合。进化和改造的丝氨酸整合酶Bxb1的变体(evoBxb1、eeBxb1)在具有预先安装了整合酶附着位点的人类细胞系中介导了高达60%的供体DNA片段的整合(是野生型Bxb1的3.2倍)。
在基因组安全港位点和治疗相关位点的单次转染实验中,使用eeBxb1的PASSIGE使靶基因整合效率平均达到23%(是野生型Bxb1的4.2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原代人成纤维细胞中,其在多个位点的整合效率超过30%。
2022年11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的Omar Abudayyeh、Jonathan Gootenberg等人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发表论文。
该研究在CRISPR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名为PASTE(ProgrammableAddition viaSite-specificTargetingElements)的新技术,PASTE技术是在Cas9切口酶(nCas9)和逆转录酶的基础上融合了丝氨酸整合酶,可向哺乳动物及人类细胞中定点整合长达36kb的DNA长片段。
PASTE技术的两位发明人 Omar Abudayyeh博士和Jonathan Gootenberg博士曾是CRISPR基因编辑先驱张锋教授的研究生,现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员。他们二人创立了基于PASTE技术的生物技术公司Tome Biosciences,2023年12月,该公司宣布完成2.13亿美元融资(A轮+B轮)。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Aging:胡洪波/张惠媛/吴玉章/胡佳团队绘制人类T细胞衰老图谱 (2025-10-26)
- Nat Metab:厦门大学林圣彩团队揭示葡萄糖感知通路的关闭是维持大脑髓鞘修复的关键 (2025-10-26)
- 登上Cancer Cell:恒瑞医药TROP-2 ADC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首次人试验数据发布 (2025-10-26)
- Science:肾脏应激源引起的线粒体DNA突变可能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器官衰退 (2025-10-25)
- Nature Genetics:告别拷贝数“估算”时代——ctyper如何利用泛基因组破译重复基因的序列天书? (2025-10-25)
- 《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TREM2-T96K突变与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相关! (2025-10-25)
- 2025年药物警戒任务会议召开 (2025-10-24)
- Nat Commun:皮肤细胞“变身”卵子?科学家开创不孕治疗新路径 (2025-10-24)
-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2025-10-24)
- Science:1+1>2的智慧!蚂蚁的“建筑免疫”如何与个体隔离行为协同增强群体抗性 (2025-10-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