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Cancer:意外!朊病毒调节着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浸润性,因而可能在这种脑瘤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
![]() |
BMC Cancer:意外!朊病毒调节着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浸润性,因而可能在这种脑瘤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19 09:58
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团队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蛋白的朊病毒(prion)在GBM生物学中起着关键作用。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最具侵袭性的类型之一,是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它很难治疗,死亡率高。在巴西,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估计每年出10000至12000例新病例。
GBM占所有脑瘤的近一半(49%),存活率极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仅存活约12个月。因此,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率和。
传统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和放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是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这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批准的化疗药物,至今仍用于控制该疾病。问题是,尽管患者可能在几个月内没有肿瘤,但GBM很少对治疗有完全反应,几个月后会复发,通常以更具侵袭性和浸润性的形式复发。
考虑到这一点,巴西圣保罗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ICB-USP)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实验室的Marilene Hohmuth Lopes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决定更仔细地研究即使在完全治疗后仍留在脑组织中的GBM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BMC Cancer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团队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蛋白的朊病毒(prion)在GBM生物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Lopes指出,针对GBM的治疗已经停滞了20多年,因此发现新的策略来提高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机会至关重要。
肿瘤干细胞
为了了解朊病毒在癌症生物学中的重要性,首先需要了解GBM的作用机制。正如Lopes所解释的那样,手术和替莫唑胺治疗会杀死快速增殖并形成肿瘤 团块 的细胞。然而,所谓的肿瘤干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在脑组织中仍然处于休眠状态。当它们再次活跃时,它们能够再次协调肿瘤生长。
Lopes说, 重要的是要记住,肿瘤干细胞非常强大,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它们会静止一段时间,但当它们 醒来 时,它们会产生新的肿瘤细胞,迅速繁殖并重建肿瘤的整个细胞结构。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朊病毒
所有人类都会产生一种名为朊病毒的蛋白质,它对维持系统具有相关且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它影响大脑的功能和可塑性,参与认知过程(如记忆形成和巩固),并有助于神经元之间的交流。
她说, 在我开始研究这种蛋白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之前,我就已经在研究它了。当我们在患者样本中观察到它在非常侵袭性的肿瘤中升高时,我们决定更好地了解它与GBM的关系,以及它对导致癌症复发的肿瘤干细胞的影响。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朊病毒存在于细胞表面,这使得它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靶向攻击。她说, 这意味着,在考虑可能的治疗方法时,穿过血脑屏障并靶向位于细胞表面上的蛋白比靶向细胞内的蛋白要容易得多。
对U87和U251 PrPC KO细胞的表征
在体外实验中,该团队观察到,当他们培养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时,朊病毒的水平显著增加,表明它在调节这些细胞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编辑
基于这一发现,该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基因组,并阻断这些细胞中朊病毒的产生。这使得他们能够改变这些肿瘤干细胞的功能,降低它们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Lopes解释说, 这向我们表明,朊病毒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但不太可能是单一蛋白单独导致这种疾病的发展。我们认为它在不同的信号通路中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继续研究该蛋白的其他机制和可能的分子搭档。
该团队随后研究了朊病毒与CD44蛋白的相互作用,其中CD44蛋白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癌症干细胞标志物,参与了和的集体浸润。
她指出, 我们最近发现一种分子调节另一种分子,如今我们正试图更好地理解这种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朊病毒可以作为支架,在细胞的细胞膜中创建多蛋白信号传导平台,使其能够存活和增殖。当我们使用CRISPR-Cas9改变这种蛋白的产生时,我们发现它的缺失会损害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迁移和浸润。
尽管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但尚无法预测这些新发现何时将应用于临床实践。她总结道, 我们从事基础研究。将这些发现转化为治疗需要多年的时间。但我们正在了解机制,了解这种蛋白如何调节细胞和肿瘤生物学中的其他重要基因,以及它如何在未来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Mariana B. Prado et al, , BMC Cancer (2024). DOI: 10.1186/s12885-024-13285-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Nature系列综述:刘光慧等全面概述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衰老标志物 (2025-09-15)
- Cell Syst:肠道微生物的“抗癌奇兵”!科学家阐明2-甲基异柠檬酸的抗癌新发现 (2025-09-15)
- Cell Rep:“逃避”还是“面对”?梅林团队发现了大脑“逃避开关”的秘密,还为焦虑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5-09-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