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新希望!Sci Re: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抑制TGF |
![]() |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新希望!Sci Re: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抑制TGF-β1/Smad3轴,缓解皮肤纤维化!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24 10:32
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可抑制TGF-β1/Smad3轴,减少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皮肤纤维化,外泌体有望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皮肤纤维化治疗。在生活里,系统性硬化症(SSc)并不常被大众提及,然而对患者而言,这是一种棘手的疾病。SSc属于结缔组织病,特征为皮肤和内脏器官出现进行性纤维化。患者皮肤会逐渐变硬、失去弹性,不仅影响外观,还限制日常活动,严重时会累及心、肺等关键器官,危及生命。当前,针对SSc皮肤纤维化的治疗手段有限,科研人员持续探寻新的治疗方案。
近期,Sci Rep发表的一项研究Exosomes carrying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unction alleviate scleroderma skin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GF- 1/Smad3 axis为攻克SSc皮肤纤维化带来了新线索。该研究聚焦脂肪间充质(AMSCs)及其分泌的外泌体,致力于开拓新的治疗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备低原性、免疫抑制以及抗纤维化等特性,在SSc治疗领域备受关注,而AMSCs因其来源广泛、免疫调节能力强等优势,更具研究价值。不过,MSCs治疗存在免疫排斥、潜在致瘤风险等问题,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泡,携带母细胞的多种成分,参与细胞间通讯并调节细胞功能,且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提取等优点,为解决MSCs治疗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研究成果方面,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将AMSCs与SSc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共培养。无论是直接共培养还是间接共培养,AMSCs都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促纤维化相关的 -SMA、COL3A1、TGF- 1等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尤其在直接共培养时,抑制效果与AMSCs的数量呈正相关,AMSCs数量越多,抑制作用越显著。
图 1:AMSCs直接共培养对SSc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图 2:AMSCs间接共培养对SSc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研究人员针对AMSCs分泌的外泌体展开深入探究,成功提取外泌体并证实其能被SSc皮肤成纤维细胞摄取。用外泌体处理成纤维细胞后, -SMA、COL1A1、COL3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泌体通过抑制经典的TGF- 1/Smad3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图 3:外泌体的鉴定和摄取
图 4:外泌体对SSc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为验证外泌体在体内的效果,研究人员构建了BLM诱导的SSc皮肤纤维化小鼠模型。接受AMSCs和外泌体治疗的小鼠,皮肤纤维化症状得到改善。组织学染色显示,小鼠皮肤真皮层厚度变薄,炎症细胞聚集减少,胶原纤维产生大幅降低。检测皮肤中的纤维化标记蛋白, -SMA和COL3A1表达水平下降,TGF- 1/Smad3信号通路被有效抑制,表明外泌体在体内也能发挥抗皮肤纤维化作用。
图 5:AMSCs和外泌体对BLM诱导的小鼠皮肤纤维化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A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抑制TGF- 1/Smad3轴,有效减轻SSc皮肤纤维化。这一成果为SSc皮肤纤维化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 无细胞 治疗方案。尽管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期待未来随着科研的推进,该成果能应用于临床,给SS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Xiao Y, Xiang Q, Wang Y, et al. Exosomes carrying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unction alleviate scleroderma skin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GF- 1/Smad3 axis.Sci Rep. 2025;15(1):7162. Published 2025 Feb 28. doi:10.1038/s41598-024-72630-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Nature系列综述:刘光慧等全面概述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衰老标志物 (2025-09-15)
- Cell Syst:肠道微生物的“抗癌奇兵”!科学家阐明2-甲基异柠檬酸的抗癌新发现 (2025-09-15)
- Cell Rep:“逃避”还是“面对”?梅林团队发现了大脑“逃避开关”的秘密,还为焦虑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5-09-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