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Host Micro:膳食纤维或能保护机体肠道免于严重的细菌性感染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22 11:47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膳食纤维在调节肠道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还展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宿主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其中膳食纤维作为 肠道清道夫 的角色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在抵御肠道病原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Microbe上题为 Fiber- and acetate-mediated modulation of MHC-II expression on intestinal epithelium protects from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膳食纤维如何通过调节肠道反应来保护机体免受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的侵害,本文研究不仅为肠道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提供了潜在的新策略。
艰难梭菌是一种机会性肠道病原体,其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通常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后引发感染,从而导致严重的结肠炎症和腹泻,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和死亡。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受到这种病菌的感染,且许多菌株对现有药物具有耐药性,这就使得治疗变得极为困难。在巴西等国家,由于检测手段有限,尤其是公共医疗系统中缺乏相关检测,关于艰难梭菌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这项由巴西和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能显著增强肠道对艰难梭菌的抵抗力。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小鼠被分为三组,分别喂食标准饮食、低纤维饮食和高纤维饮食,结果发现,低纤维饮食的小鼠在感染艰难梭菌后病情更为严重,而高纤维饮食的小鼠则表现出较轻的症状和更快的恢复速度。研究人员指出,可溶性纤维在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下被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如乙酸),而乙酸能通过激活肠道内的免疫细胞,特别是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从而促进其产生白细胞介素-22(IL-22);IL-22能抑制肠道上皮细胞中MHC-II分子的表达,而MHC-II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过度表达会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加重组织损伤。通过调节MHC-II的表达,乙酸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反应的平衡从而有效对抗艰难梭菌感染。
全文的图形摘要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膳食纤维在调节肠道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还展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宿主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模型和人类组织样本的分析,证实了高纤维饮食能够显著降低艰难梭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低纤维饮食导致的乙酸缺乏会增加肠道上皮细胞中MHC-II的表达,进而加剧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些发现为预防和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通过增加饮食中的可溶性纤维摄入或直接补充乙酸等短链脂肪酸,有望成为未来预防和治疗这类感染的有效策略。此外这项研究还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宿主健康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基于微生物群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项研究不仅为肠道健康领域带来了新的见解,也为人们的日常饮食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简单地增加饮食中的纤维摄入,如多吃水果、蔬菜、豆类和全谷物,不仅能改善肠道健康,还能降低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对其他肠道疾病产生积极影响。正如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说的那样,诸如增加纤维摄入等简单的饮食选择就能在预防肠道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饮食对健康的影响。然而这项研究提醒我们,通过简单的饮食调整,我们就能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下次当你在超市挑选食物时,不妨多留意那些富含纤维的天然食品,它们可能是机体肠道健康的 守护者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Jos L Fachi,Sarah de Oliveira,Tihana Trsan, et al. , Cell Host Microbe (2025). DOI:10.1016/j.chom.2024.12.01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相分离研究登上Nature:超越转录调控,mRNA协调易凝聚蛋白稳态 (2025-10-07)
- 动辄百万美元奖金,这些科学大奖想要与诺贝尔奖竞争:它们含金量如何? (2025-10-06)
- Nature:T细胞耗竭的悖论——并非“精疲力竭”,而是“生产过剩”引发的蛋白毒性风暴 (2025-10-06)
- Cell:沉默的基因组,喧嚣的转录场——解密结核菌适应性的隐藏驱动力 (2025-10-06)
- Nature:谁掌控了人类生命的第一个开关?一个被“驯化”的逆转录病毒的自白 (2025-10-06)
- 三个月,改写生命!全球首例帕金森病实现功能性治愈 (2025-10-05)
- AJP:迄今最长时间真实世界安全性分析显示,艾司氯胺酮鼻喷剂的安全性与临床研究和产品说明书中已确定的一致 (2025-10-05)
- Nature子刊:谭蔚泓/邱丽萍团队开发核酸适配体武装的单核细胞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10-05)
- 多学科合作精准拆弹!仁济医院成功救治白塞病合并胸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 (2025-10-05)
- Nature:自闭症的“双面人生”——迟来的诊断背后,是另一套基因密码吗? (2025-10-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