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保健品品牌动态 > 揭利润达200%的鱼油保健品成本黑幕

揭利润达200%的鱼油保健品成本黑幕

  按相关规定,保健品的科研经费应占其利润的3%~5%,但一些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润的1%。保健食品利润一般可达100%~200%。一个保健食品从研制、开发、报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标注册一般只需数十万元。

  中等规格包装的鱼油类保健品,一般出厂价为6元~8元,剔除约20%的销售宣传费用,以及流通成本,一瓶中等规格的鱼油零售价在40元~100元左右是较为合理的。如果消费者遇到只有几元钱,尤其是6元以下的鱼油保健品,一定是产品有问题,千万不要购买。
  因为纯正鱼油对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方面有帮助,因此服用鱼油的以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居多,一旦服用劣质的鱼油将会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为降低成本,一些不良商家常常挖空心思,制造出一些劣质的鱼油来牟利,常见有以下两种:
  1.工业用胶囊、皮具做胶囊壳

  首先在保健品包装成本方面:好的包装可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不变质,一般包装成本占产品出厂价的3/4。鱼油以胶囊包装常见,胶囊壳分硬胶囊和软胶囊,1粒空胶囊的加工成本大约在0.4~0.6分,胶囊有药用胶囊和食用胶囊之分,药用胶囊质量比食用胶囊好,价格也贵,一般品牌产品才可能使用药用胶囊。黑心商家甚至用工业用胶囊,废弃皮具(如皮鞋、皮包等)来制作胶囊壳
  2.色拉油加腥味素做鱼油

  在原材料方面,黑心商家以次充好,有的用色拉油加腥味素。由于劣质鱼油含量较低,还有就是过期或储存条件不够造成氧化变质的鱼油,这些鱼油多烯脂肪酸本身容易氧化,如摄入过量鱼油或劣质的变质品,有可能增加身体过氧化应激的风险,如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细胞膜过氧化损伤,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危害。
  指导消费者正确选购优质保健品

  1.辨别保健品的真伪标示。

  有些保健品是盗用其他合法产品的批号,消费者可以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和中国保健品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的网站,根据产品批号查询国家批准的产品名称是否和包装宣传的相符,以核实真伪。

  2.咨询医生,了解功效成分。

  保健品虽然不是药品,但购买仍需咨询医生,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像鱼油类的产品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年人就不适宜单纯服用,否则会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的可能。另外,营养专家表示,鱼油也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由于鱼油毕竟是脂肪,每种脂肪的单一使用都会有不良反应。何况,过多地摄入鱼油热量对人体也是不利的。

  3.留意赠品。

  保健品不同于药品,没有治疗功效,更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尤其要注意一些产品的赠品,为留住消费者,赠品服用后往往出现比较好的效果,这可能添加了其他成分。

  4.到正规大药店购买。

  正规店鱼油进货渠道相对有保证,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一时便宜,随便在街边小店或非正规商铺购买保健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