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重组心切 国药并购中出服

重组心切 国药并购中出服

  10月18日,国资委网站发布公告,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出服)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央企减至122家。

  尽管中出服被纳入国资委的重组对象,但是关于央企重组的思路,国资委一直严格执行“合并同类项”的基本原则。因此,这次中出服被国药集团吞并有点“例外”。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是国资委在重组方面有急切心理,另一方面表明央企重组中的“拉郎配”现象值得关注。

  与其他央企重组不同,这两家央企在业务上基本没有关联。这家主营出国服务的央企为何被整体并入国药集团?业界颇感疑惑。

  对此,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表示,“根据国资委的思路,央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大多采取自愿原则,如果两家央企同意合并,国资委只负责行政审批。”

 

  国药“抢亲”

  中出服于1983年成立,原隶属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务部),主营业务是为出国人员提供服务。截至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18.5亿元,现有全资或控股子企业17家,其中境外企业5家。

  中出服将被重组的传闻,最早出现于2006年。当时市场人士认为,它可能被并入中国国旅集团,因为在各大央企中,它和国旅集团的业务最相近。中出服拥有针对出境游客、外交人员、留学人员等人群的入境免税店经营资格,这一业务颇获国旅集团青睐,也被市场一直看好。

  中免公司经过25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免税业龙头,跻身世界免税运营商前15强,在全国100多个口岸开设了控、参股免税店107家,占全国免税店数量的2/3,涵盖了机场、供船、客运以及陆路口岸等,已发展成为全球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个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

  中免公司在免税业的垄断地位、强大的采购及供货系统,都能与中出服形成协同协应。如果这两家央企合并,将更有利于在免税店业务上进行规模扩张。国旅集团最终失手,国药集团趁机“抢亲”。

 

  “拉郎配”现象值得关注

  中出服的主营业务是经营出国人员市内免税店,在上海、北京、重庆、大连等城市有近20家门店。由于该公司长期需要由外部供应商供货,加上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弱,因而效益在央企中一直排名靠后。

  国药集团为了抢先于国旅集团重组中出服,可谓煞费苦心。

  今年9月8日,国药集团与中出服联合举办了一场中国医药行业情况分析和国药集团发展战略报告会。会议由中出服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宇祥主持,并邀请国药集团董事刘存周作报告,这两家公司位于北京总部的全体员工及在京公司部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约3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国药集团副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丽峰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国际化经营水平较低。在这方面,我们寄希望于国药集团与中出服公司密切合作,利用中出服的国际资源,打造国际这一平台,提升国药集团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