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需创新 别让“迷雾”遮住双眼 |
![]() |
医药企业管理理论有一个观点:在起步和发展期,企业的成败与所选择事业项目的多寡呈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定位准确,做更少的、简单的项目,成功的几率远大于项目多、复杂动人、缺乏明确定位者。这个观点可以在企业界随处得到验证。
当前正值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格局重构,医药流通的社会职能定位、社会使命、责任界限,不断受到利益、观念、环境、政策动机等方方面面的冲击。医药流通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定义、竞争相关元素以及战略选择也随之处于思考、追问、犹豫与探索之中。传统的运营模式盈利空间日益狭小,倒逼企业去探索那种可以在未来傲立群芳、一劳永逸的运营模式和盈利项目。
那些可以看得见、能够预知的盈利项目,尤其从逻辑上具有垄断地位的服务项目,成排成排地摆在企业决策者的讨论台上。为了更多地获取掌控客户的服务项目,更多地获取盈利机会,更多地在竞争能力方面摆脱竞争对手,一个美妙而模糊的“增值服务”概念,便逐渐成为众多医药流通企业、乃至医药流通行业的共同战略方向。一个个似是而非的增值服务项目,成为企业追逐的美好梦想,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输出团队、免费提供标准体系等等“开天辟地”的创新概念和项目,在不断分解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蚕食着企业的战略资源。资源丰富的流通企业对此大为陶醉,资源不具备的中小流通企业也纷纷在自我忽悠和对外忽悠。
在企业发展这个命题上,“忽悠”不是贬义词,面对无法一眼清晰看到天际的未来,“摸着石头过河”是需要自我忽悠的,这和所谓的勇气、信念什么的没啥差别。可是,当自己忽悠自己两个脚板子、两个巴掌,一定要同时摸着百十个石头过河时,不仅难以前行,而且可能会在原地打转。医药流通企业本身从主业上是对流通业务的选择,如果主业选择的不是流通,而是所谓的增值服务中的哪一种,也就让人无话可说了。
要建议的问题在于,企业本身战略定位在医药流通这一业务,不去在战略核心业务上下工夫,而将眼光撒向无边无际的增值业务上,就值得慎重。尤其是医药流通核心业务还没有搞出优势,就急匆匆地去忙活那些增值业务,最后,可能会种了好多树,但都是小老树,既不能顶天,也缺乏立地的基础,任何一棵都难以抵挡对手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医药流通行业始终以地利之便,借公共关系“人和”之利,凭公司老板等三两个精英在生存、在发展。从企业运营的角度看,和国内外企业相比,还处在初始阶段;就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方面,即便和国内医药工业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从人才和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看,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在效率和效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伸缩空间;作为业者,缺乏耐心从企业内部做扎实的功底,而用增值服务的幻想相互忽悠,无异于舍本求末。

- 相关报道
-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惠及环球!中国医疗配备进口190多个国度和地域 (2025-07-14)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