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重庆药交所药品交易“背后的故事”

重庆药交所药品交易“背后的故事”

  我国首家药品交易所重庆药交所运行一年来,在创新药品交易方式、探索药品流通新机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个政府搭建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改变了以往“多级代理、层层加价”的药品流通模式,目前挂牌交易2万多个品规的药品,日均交易量近3000万元,成交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近三成。药价虚高是医改长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而流通中间环节过多是重要因素。与传统的药品交易方式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相比,重庆药交所在制度和实践上进行了系列创新。
 

  在交易方式上,药交所有效压缩中间环节,让医药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实现网上直接交易,交易信息全流程公开公示。在药品价格上,药交所实施“价格双控”并制定“入市价”,防止医院高价采购和药企虚高挂牌。此外,对配送交收和货款结算有明确限制,避免药品“有价无市”或“中标死”。买、卖、配三方会员一旦出现违规情况,会被黄牌警告甚至取缔会员资格。专家认为,这种电子交易模式“可能会颠覆传统的采购方式”,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重庆药交所董事长刘高清介绍,重庆药品交易所于去年9月底开始试运行,至今年4月,区域内使用的2万多种非基本药物全部上线交易。重庆药交所目前有3000多家注册会员,包括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重庆市的区县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已作为买方会员进场采购,“卖方”会员已达2800多家,包括去年全球前20强药企和国内100强药企中的80多家。非基本药物全部上线交易半年来,累计交易订单14万多笔,药品成交价格与医疗机构去年集中招标采购的价格相比平均下降28%,仅此一项就为群众减少8亿元的药费支出。
 

  在药交所的交易订单上看到,重庆南川区人民医院等区县级医院采购的注射用阿奇霉素,成交价为2.7元,比医院去年的集中招标采购价降低80%。重庆江北区人民医院院长何建国说,减少中间环节是治理药价虚高的重要手段,因此让医院和药厂实现直接交易能解决很多问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