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头孢疯狂背后的隐忧 |
![]() |
近期刊登了一篇《头孢类药物英雄辈出》的文章(详见7月2日品种版),披露了近期我国头孢类抗生素药市场的最新动态,其中特别指出:近年来上市的一些被称为“小头孢”的新型头孢类抗生素市场增长迅猛,尤其是头孢替安和头孢孟多,已飙升至抗生素类药物销售排行榜的前两位,仅在重点医院的销售就突破了10亿元大关。这些产品的不断上市造成了近几年医院抗生素用药排行榜的频繁更迭,以前的抗生素用药排行榜可以说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今连三五年都保不住了。坐庄的品种顶多也就维持一两年,从早先的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到后来的头孢米诺,再到目前的头孢替安,更迭频率越来越高。
作为临床用药最大的类别,抗生素市场历来是中国药品市场的晴雨表。小头孢热销现象的背后,则是我国医药产业环境的一种现状??为什么这些被称为小头孢的品种能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可以说是典型的“墙外开花墙内香”。
以头孢替安为例,2004年开始,全球市场销售呈现下滑趋势;至2008年,全球销售额仅为0.72亿美元。而类似的头孢地尼、头孢孟多、头孢特伦酯、头孢吡肟,在国外市场也表现一般,并没有在临床上大量推广,所以才被称为“小头孢”。这至少说明,这些产品并非是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换代产品,或者说与65只同类产品相比,优势不明显,但为什么在中国就能成为香饽饽呢?
据笔者观察,该类产品是近几年才被国内制药企业盯上的。由于此前大多未在中国上市,也没有外资引入中国,属于典型的抢仿药,只要引入中国就能披上“新药”的外衣,甚至是一类新药。所以,历次全国药交会都有药企在巨幅广告上将这些产品当宝贝似的拿出来招商,这些品种也备受代理商宠爱。
这些产品有着非常难得的优势。首先,其身份是新药,零售价可以定高,由于初期同类企业少,不会有价格战之忧,便不会暴露中间差价,也就不会被发改委盯上被迫降价。
然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招标环节。像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早期引进的抗生素,大多因为药企间的价格战,使价格降至极限,由于没有利润空间,代理商自然不会选择,最终变为普药模式销售。而新上市的头孢类产品同类生产企业很少,中标价肯定十分理想,再加上抗生素产品应用范围广泛,自然容易获得运作医院的代理商的青睐。有如此之大的价格优势,“小头孢”们在医院用药中取代那些没有利润空间的同类品种自然十分简单。
由此可见,小头孢热销并不是临床用药需求所引发的,更多的是终端推广因素在起作用。笔者曾就此专门请教临床用药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灿茂教授指出,目前新上市的一些抗生素除了价格贵之外,并没有比原有抗生素产品优势更大,目前很多病例还得依靠青霉素来治疗。
表面看来,这些头孢类抗生素新产品的上市大大丰富了头孢类抗生素产品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这个论断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临床用药必须遵循合理规则,不能受到药品推广方的利益影响,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企业会将大量的心思以及有限的研发资金密集地投放在开发和引进这些所谓的“新药”上。其次,这些头孢类抗生素的上市加剧了中国抗生素产品更新的步伐,缩短了一些产品的周期,太多的新产品大量使用,为安全用药埋下了隐患。再次,这些价格较高的新药的大量使用,也加剧了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程度。很多价格便宜的抗生素产品被弃之不用,因此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历次抗生素产品降价都在理论上降低了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负担,但实际上,买药的支出依然在增加,惟一的原因就是该用的没用。
笔者建议,对此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审批部门要严格把关,对于那些在药物经济学以及临床上没有明显优势的抗生素产品,应提高门槛;二是物价部门在制定零售价时,应参照目前常用同类抗生素产品的价格,不能造成太明显的价格差异。
小头孢热销并不是临床用药需求所引发的,更多的是终端推广因素在起作用。建议审批部门严格把关,对于那些在药物经济学以及临床上没有明显优势的抗生素产品,应提高门槛。同时,物价部门在制定零售价时,应参照目前常用同类抗生素产品的价格,不能造成太明显的价格差异。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神经元》:复旦科学家发现自闭症新机制!左旋多巴或可让特定自闭症患者亚群获益 (2025-07-13)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