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出口量价齐升 |
![]() |
近日,VE价格上升带动相关个股持续走强;红霉素原料药成为上半年原料药出口的亮点,是少数的量价齐升的出口产品之一。相关公司将受益于红霉素原料药需求增加,至于是否能复制VE、VB2走势还有待观察。
“量价齐升”的诱惑
近期原料药板块中,走势最为抢眼的便是“VE双雄”。受益于VE行业的回暖,浙江医药(600216)、新和成(002001)两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被资金大加追捧。自5月份以来,浙江医药(600216)的累积涨幅达到62.55%,新和成(002001)的涨幅也达到42.22%,明显高于同期医药指数20.94%的涨幅。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VE终端需求下降,今年年初VE行业经历了一场寒冬。但在各大VE巨头轮番停产保价之后,VE的价格和销量都出现了上升的迹象。不少行业研究员更是看好今年下半VE的价格走势,认为VE价格有望达到190元/公斤。
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大增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我国20只重点出口药物中,红霉素原料药成为了少数几只“量价齐升”的出口产品之一。业内人士表示,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第三代红霉素制剂的需求较旺盛,而西方国家减少了红霉素原料药的生产,并把原料药生产进行外包。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原料药第一生产大国,包括半合成红霉素的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在内,我国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的总产量已逾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作为全球第一大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国,中国自然成为欧美和东南亚红霉素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国。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我国红霉素类原料药的出口有望实现世界第一。
“目前上市公司中生产红霉素类产品的主要有美罗药业(600297,收盘价7.8元)、*ST天方 (600253,收盘价5.91元)、浙江震元(000705,收盘价9.1元),其中美罗主要生产红霉素,*ST天方主要是硫氰酸红霉素、浙江震元(000705)主要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中原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焦浩漭表示。
浙江震元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红霉素类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巨大,红霉素原料药出口增长对公司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不过二级市场的股价就不好说了。”
红霉素原料药行业向好肯定对三家公司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会,比如对美罗药业(600297,股吧)的影响应该不小。不过对于能否复制VE、VB2的二级市场走势,应持谨慎态度。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