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基本药物 社区用药更实惠 |
![]()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基层用药部分,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日前正式启动也同时公布。那么,老百姓如何看待这项制度?患者用药会不会受影响?
有了统一药物目录,到哪儿都能报销
在北京市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买药的梁老太太。她听说社区有了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特别高兴。她说,老伴经常买药,但是在外地参加的医保,有时候买的药北京能报销,老家没法报销。以后再买药,她就参照全国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到哪里都能报销了。
前来开药的于老先生说:“这里药挺全的。要是再把基本药物加进来,那就更好了,我们更愿意到这来看病了。”
在西长安街互助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张荣卿说:“ 5分钟内遛弯就到卫生站,不用排队,药价又比大医院便宜很多。我常跟大夫开玩笑,省下的钱可以带着老伴去旅游了。”
据介绍,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等遴选而成。据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初步测算,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约在10%左右。同时,基本药物在基层实行零差价销售,取消15%药品加成。两者相加,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基本药物,价格上至少便宜25%。今年12月底前,我国30%的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社区药品不够多,还需到大医院排队开药
王老先生患高血压糖尿病已有20年,每个月都要往医院去开药取药。“好几次差点低血糖缓不过来,太危险了。社区医院离家不远,可是我要吃的药不全,还得挤大医院。”他说。
为了开点药,舍近求远到三级医院挂号排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在朝阳医院随机调查了几位老年患者,几乎都是来开药的。
“不是我们不想开,而是我国用药有规定,不同级别的医院用的药物不一样。社区只有一些常规用药、疗效明确的少部分慢性病用药。”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玲解释。据她介绍,目前中心可用的药物约700种,包括西药、中成药、民族药,其中328种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目前患者到社区,大部分是为了开药。但是,不少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没有列入目录,很多患者不得不去挤大医院。
不少患者也表示,希望社区药品再多点,这样就可以不必再到大医院排队受苦了。
如何调整药物目录,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考虑到各地用药水平、用药习惯存在的差异,卫生部已明确,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就是说,根据各地实情,可相应制订一个地方性增补目录,以满足当地患者实际需求。
相比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北京、上海等社区用药水平“高出一截”。目前,北京社区用药报销范围是1300多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拥有药物七八百种。李玲认为,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应再增加慢性病人常用的疗效明确的药物。如降压药,基本药物目录里的“卡那普利”基本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可城市人习惯用“代文”,虽然贵点,但副作用小。
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5.4%,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骨关节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分别达到21.3%、7.1%、6.6%。慢性病人愿意在社区就诊的比例达到17%。
专家认为,2009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而让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就需要根据实际增补常见慢性病药物。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基本药物目录应体现惠民特色,满足百姓多层次的需求。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
医药网新闻
有了统一药物目录,到哪儿都能报销
在北京市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买药的梁老太太。她听说社区有了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特别高兴。她说,老伴经常买药,但是在外地参加的医保,有时候买的药北京能报销,老家没法报销。以后再买药,她就参照全国统一的基本药物目录,到哪里都能报销了。
前来开药的于老先生说:“这里药挺全的。要是再把基本药物加进来,那就更好了,我们更愿意到这来看病了。”
在西长安街互助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张荣卿说:“ 5分钟内遛弯就到卫生站,不用排队,药价又比大医院便宜很多。我常跟大夫开玩笑,省下的钱可以带着老伴去旅游了。”
据介绍,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等遴选而成。据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初步测算,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约在10%左右。同时,基本药物在基层实行零差价销售,取消15%药品加成。两者相加,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基本药物,价格上至少便宜25%。今年12月底前,我国30%的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社区药品不够多,还需到大医院排队开药
王老先生患高血压糖尿病已有20年,每个月都要往医院去开药取药。“好几次差点低血糖缓不过来,太危险了。社区医院离家不远,可是我要吃的药不全,还得挤大医院。”他说。
为了开点药,舍近求远到三级医院挂号排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在朝阳医院随机调查了几位老年患者,几乎都是来开药的。
“不是我们不想开,而是我国用药有规定,不同级别的医院用的药物不一样。社区只有一些常规用药、疗效明确的少部分慢性病用药。”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玲解释。据她介绍,目前中心可用的药物约700种,包括西药、中成药、民族药,其中328种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目前患者到社区,大部分是为了开药。但是,不少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没有列入目录,很多患者不得不去挤大医院。
不少患者也表示,希望社区药品再多点,这样就可以不必再到大医院排队受苦了。
如何调整药物目录,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考虑到各地用药水平、用药习惯存在的差异,卫生部已明确,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也就是说,根据各地实情,可相应制订一个地方性增补目录,以满足当地患者实际需求。
相比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北京、上海等社区用药水平“高出一截”。目前,北京社区用药报销范围是1300多种,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拥有药物七八百种。李玲认为,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应再增加慢性病人常用的疗效明确的药物。如降压药,基本药物目录里的“卡那普利”基本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可城市人习惯用“代文”,虽然贵点,但副作用小。
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5.4%,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骨关节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分别达到21.3%、7.1%、6.6%。慢性病人愿意在社区就诊的比例达到17%。
专家认为,2009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而让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就需要根据实际增补常见慢性病药物。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基本药物目录应体现惠民特色,满足百姓多层次的需求。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动态调整管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