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药店核心竞争力? |
![]() |
在8月12~14日“2009药店展览会”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竞争力论坛上,来自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和各大连锁药店的代表,就零售连锁的竞争力和如何打造药店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每一次行业变革都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零售药店行业要应对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带来的冲击,在大浪淘沙中依然屹立不倒,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大跨区整合竞争力
在此次论坛上,国大药房、金象大药房等连锁药店均进行了企业竞争力的自我分析,他们的做法给参会者带来了借鉴。
国大药房是跨省市连锁的药房,合计拥有900多家药店,分布于19个中心城市,2008年的销售额达17亿元。国大药房副总经理曲文浩在分析企业竞争力时表示,国大药房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直营店,也有完全管理型、参股的同时管理权与投资权分离以及以单体或公司形式加盟的加盟店。而在业态选择上,国大药房涵盖了大卖场、社区店、药妆店等各种模式。由于跨区域发展,各个市场环境不尽相同,对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套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公司ERP系统成为连锁发展的重要基础。曲文浩认为,影响药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盈利能力,即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量;成长能力,即门店数量增长率、门店销售增长率;跨区域发展与整合能力。
曲文浩还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国大在兼并中的两个案例。江苏大德生药房为扬州百年老字号,品牌深入人心,国大在整合这家药房的时候,派驻管理团队,采取独立采购配送办法,复制了上海国大药房的运营模式,但是整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商品满足率、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员工出现波动,拖长了整合周期。总结教训后,国大药房认为需要深入调研市场特点,准确把握当地市场情况,在复制成熟模式的时候,要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管控模式、商品策略以及竞争策略,不宜操之过急,管理团队尽量本地化,重视员工队伍的稳定。经过调整,该药房的运营已经步入良性轨道。在整合辽宁天益堂时,国大从资本和业务两方面着手,聘用属地化经营管理团队,输出总部的优势品种,提高毛利率,大力发展门店网络,预计今年底门店数将达到100家,销售额达1.5亿元,毛利可达35%以上,实现扭亏为盈。整合天益堂的成功得益于保持了其经营稳定,成功复制国大药房的盈利模式提升了天益堂的盈利能力,在市场调研后做出快速发展网络的决策。
曲文浩总结认为,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快速消化与并购,加快兼容管理的过程是国大药房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也使国大药房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缔造领先优势
众所周知,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金象大药房通过业务模式的结合、创新,将实体店传统业务模式和基于医疗健康相关及衍生产品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在一起,打造了B2C的服务平台。
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劲光运用SWOT分析了自身的竞争力。在优势上,金象在北京药品零售行业拥有良好的口碑、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对网上药店的运营形成了支持,包括高质量的产品体系、品类管理、采购和物流以及专业人才等,引入了专业的电子商务管理运营团队,借助药房良好的零售供应关系,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加入,发挥网络的销售和信息发布功能,达到多赢的局面。在劣势方面,物流配送的局限,使得金象网异地业务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是金象网目前要解决的难题。在机会分析上,邓劲光认为,未来十年,网络消费人群会逐渐增多,监管的加强有助于行业竞争环境的净化,国内医药电子商务网络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医药类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适合互联网销售,网络透明化、扁平化的特点,使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商品。在挑战上,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网上经营者扰乱了行业秩序,消费者真伪辨别力不强,容易受非法网站的误导,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在外部环境上,邓劲光对主要的竞争对手、替代者、新进入者、终端客户、供应商分析后认为,业内外竞争对手和网站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特点,值得借鉴和模仿,同时也需要结合医药行业特点进行创新,提升物流水平,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在论坛最后的讨论环节,与会人士认为,零售连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不是依靠SWOT分析工具就能实现的,而是各企业自己在充分了解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寻找到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的“点”,并培育成有竞争力的“优势链”,最终才能获得企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面”。
零售药店竞争力要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讲述了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的确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力才有实质意义。在竞争力评估中,基本的竞争力显性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如果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并且可持续,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判断指标。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则从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和劳动效率三个结果性指标分析了零售药店行业的竞争力。她指出,在零售百强中,从2006年到2008年,销售额年增长率为16.3%,利润年均增长率为31.5%。近三年里,药店百强的利润率分别为2.15%、2.57%、2.75%,但是人均销售年均下降33.60%,人均创利年均下降23.10%,单店面积年均增加54.5%,但是坪效却年均降低39.50%。从行业属性上看,零售连锁行业是朝阳行业,政策上也对医药行业给予了支持,社会的认可度也很高。从环境因素上进行分析,医药不分开,处方难以流出医院,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盲目开店、不规范竞争的情况依然存在,地域和经济发展差异大。同时,与工业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商业的增长是落后于前者的。
王锦霞认为,从SWOT分析法来看,规模、市场服务和从业人员是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竞争力优势。全民医保是行业发展的机遇,问题是目前的体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带给零售行业发展的是不利因素,零售药店发展遇到的挑战则是新医改政策下,社区的“零差率”售药会对药店销售构成竞争,医药不分与凭处方销售让药店难以获得医院处方的销售等。不过经济发展、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会使医疗保健需求大幅上升,这也是药店增长的最大动力。医药网新闻
国大跨区整合竞争力
在此次论坛上,国大药房、金象大药房等连锁药店均进行了企业竞争力的自我分析,他们的做法给参会者带来了借鉴。
国大药房是跨省市连锁的药房,合计拥有900多家药店,分布于19个中心城市,2008年的销售额达17亿元。国大药房副总经理曲文浩在分析企业竞争力时表示,国大药房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直营店,也有完全管理型、参股的同时管理权与投资权分离以及以单体或公司形式加盟的加盟店。而在业态选择上,国大药房涵盖了大卖场、社区店、药妆店等各种模式。由于跨区域发展,各个市场环境不尽相同,对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套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公司ERP系统成为连锁发展的重要基础。曲文浩认为,影响药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盈利能力,即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量;成长能力,即门店数量增长率、门店销售增长率;跨区域发展与整合能力。
曲文浩还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国大在兼并中的两个案例。江苏大德生药房为扬州百年老字号,品牌深入人心,国大在整合这家药房的时候,派驻管理团队,采取独立采购配送办法,复制了上海国大药房的运营模式,但是整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商品满足率、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降,员工出现波动,拖长了整合周期。总结教训后,国大药房认为需要深入调研市场特点,准确把握当地市场情况,在复制成熟模式的时候,要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管控模式、商品策略以及竞争策略,不宜操之过急,管理团队尽量本地化,重视员工队伍的稳定。经过调整,该药房的运营已经步入良性轨道。在整合辽宁天益堂时,国大从资本和业务两方面着手,聘用属地化经营管理团队,输出总部的优势品种,提高毛利率,大力发展门店网络,预计今年底门店数将达到100家,销售额达1.5亿元,毛利可达35%以上,实现扭亏为盈。整合天益堂的成功得益于保持了其经营稳定,成功复制国大药房的盈利模式提升了天益堂的盈利能力,在市场调研后做出快速发展网络的决策。
曲文浩总结认为,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可复制的盈利模式,快速消化与并购,加快兼容管理的过程是国大药房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这也使国大药房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缔造领先优势
众所周知,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金象大药房通过业务模式的结合、创新,将实体店传统业务模式和基于医疗健康相关及衍生产品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在一起,打造了B2C的服务平台。
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劲光运用SWOT分析了自身的竞争力。在优势上,金象在北京药品零售行业拥有良好的口碑、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对网上药店的运营形成了支持,包括高质量的产品体系、品类管理、采购和物流以及专业人才等,引入了专业的电子商务管理运营团队,借助药房良好的零售供应关系,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加入,发挥网络的销售和信息发布功能,达到多赢的局面。在劣势方面,物流配送的局限,使得金象网异地业务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是金象网目前要解决的难题。在机会分析上,邓劲光认为,未来十年,网络消费人群会逐渐增多,监管的加强有助于行业竞争环境的净化,国内医药电子商务网络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医药类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适合互联网销售,网络透明化、扁平化的特点,使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商品。在挑战上,不具备经营资质的网上经营者扰乱了行业秩序,消费者真伪辨别力不强,容易受非法网站的误导,法律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在外部环境上,邓劲光对主要的竞争对手、替代者、新进入者、终端客户、供应商分析后认为,业内外竞争对手和网站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特点,值得借鉴和模仿,同时也需要结合医药行业特点进行创新,提升物流水平,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在论坛最后的讨论环节,与会人士认为,零售连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不是依靠SWOT分析工具就能实现的,而是各企业自己在充分了解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寻找到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的“点”,并培育成有竞争力的“优势链”,最终才能获得企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面”。
零售药店竞争力要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讲述了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关系。他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的确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力才有实质意义。在竞争力评估中,基本的竞争力显性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如果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并且可持续,那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判断指标。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则从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和劳动效率三个结果性指标分析了零售药店行业的竞争力。她指出,在零售百强中,从2006年到2008年,销售额年增长率为16.3%,利润年均增长率为31.5%。近三年里,药店百强的利润率分别为2.15%、2.57%、2.75%,但是人均销售年均下降33.60%,人均创利年均下降23.10%,单店面积年均增加54.5%,但是坪效却年均降低39.50%。从行业属性上看,零售连锁行业是朝阳行业,政策上也对医药行业给予了支持,社会的认可度也很高。从环境因素上进行分析,医药不分开,处方难以流出医院,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盲目开店、不规范竞争的情况依然存在,地域和经济发展差异大。同时,与工业企业的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商业的增长是落后于前者的。
王锦霞认为,从SWOT分析法来看,规模、市场服务和从业人员是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竞争力优势。全民医保是行业发展的机遇,问题是目前的体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带给零售行业发展的是不利因素,零售药店发展遇到的挑战则是新医改政策下,社区的“零差率”售药会对药店销售构成竞争,医药不分与凭处方销售让药店难以获得医院处方的销售等。不过经济发展、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会使医疗保健需求大幅上升,这也是药店增长的最大动力。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