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疗机构重新配置怎样避免空折腾

医疗机构重新配置怎样避免空折腾

  26日,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09版)》,要求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规划,重新合理配置、调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好为居民服务。长期以来,以“全国人民上协和”为典型,中国医疗资源在市场之手的诱导下,呈现严重的“倒金字塔”形态。

 

  按卫生部的数据,全国80%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卫生部原部长高强也承认,这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所以,对医疗资源重新洗牌、重新配置,一直被舆论所高调诉求。如今卫生部表态了,但舆论似乎并不看好,有人说这是“完全没用的一纸空文 ”,也有人忧虑“又是一番空折腾”。

 

  个中原因,一是卫生部出台的还只是一个 “指导原则”,强调了些基本价值理念,尚没有具体操作思路;二是现有利益格局已然形成,如无刮骨疗伤的决心,很难期待会有根本性的改观。而“指导原则”中“医疗资源利用率低的医疗机构要适当缩小规模,或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重组和调整;医疗机构要扩大规模……”等表述,更让人忧虑,会不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打着合理配置制造更不合理的实际后果?


  推动医疗资源重新配置,要避免光说不动放空炮,避免借机牟利瞎折腾,要害在于几个方面:首先是政府部门摆正位置,能够深刻检讨“高水平、低覆盖”的发展路径,深刻检讨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定势的思维局限。正是这两者,造成了一方面我们能大量采用世界最先进医疗技术,另一方面基层地区尚没有扭转缺医少药的局面。而卫生规划要调整格局,对医务人员做出调整和分流,必然要遭到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必须考虑以缩小收入差别等现实利益杠杆进行引导。


  其次需要反思医疗不公的制度性成因,对形成今天扭曲状态的每一个规定追根溯源。正是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才是诱发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的源头。比如反思各种人群在享受医疗服务中的占有比例问题,回应此前舆论“党政干部等特殊群体占据过大比重”的质疑;比如理顺混乱机制,制止以药养医、以器械养医等普遍存在的逐利弊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并非只是管理者盯着医院“折腾”,它的存在前提是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合理。


  此外,应释放医疗机构的活力,开拓共建、联合等纵向合作。这似乎是当前格局下,发挥医疗卫生系统整体效益、共享医疗资源的现实之举。公共性强调不足,过分趋利阻塞了资源流通的通道,最后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利益独立体”。这需要管理者在尊重医院自主性、鼓励有序竞争的同时,以“政府之手”做出取向公益的调控。唯有改革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态势,才能避免沦为空折腾、瞎折腾。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