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我国药品行销不当现象很严重

我国药品行销不当现象很严重

  近日,全球最大医药公司辉瑞接到了美国有史以来针对不当营销药品开出的最大罚单。反观中国,同样在艰难地进行着新医疗体制改革,但对夸大疗效、行贿医生等这些老大难问题,却一直不见开出具有强杀伤力的罚单。


  行销不当辉瑞被罚23亿美元

 

  辉瑞前天因在营销中故意夸大药品适用范围,而须支付13亿美元刑事罚金和10亿美元民事赔偿。共23亿美元罚款,创下美国不当营销药品罚单最高纪录。
  美国司法部表示,辉瑞宣称镇痛药“伐地考昔”可治疗急性疼痛、手术疼痛等,这些功效都属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药物适用范围之外的用途,辉瑞还采取邀请度假、打高尔夫等行贿医生的不当方式促销,并发表有关“伐地考昔”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错误及误导性声明。
  辉瑞表示服罪。对“伐地考昔”一药,辉瑞中国表示,“伐地考昔”并未在中国上市。辉瑞中国表示,辉瑞不存在邀请国内医生出国旅游的情况。辉瑞目前在邀请医生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要层层审核。“我们不仅遵守美国法律,还遵守中国法律”。


  中国版药品行销不当很严重


  辉瑞是在奥巴马推行医改试图降低医疗费用的背景下接到这一史上最大罚单。美国司法部无疑是要以儆效尤,为医疗改革“清路”。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版的药品行销。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当行销药品早已广为诟病。
  夸大药品疗效的不当行销在国内相当严重。据国家药监局统计,2008年6月至12月,全国药监部门通报并移送工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24565次、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532次、违法保健食品广告15196次。如:贵阳德昌祥药业生产的药品“清心明目上清丸”,产品功能主治为“清热散风,明目止痛”,对外则宣称“7天消除眼内物障,3个月内白内障、青光眼恢复正常”等。
  行贿医生的严重程度与中国仿制药品过多,竞争激烈成正比。“在美国,药品生产企业只有100多家,在中国,药企多达4000家,那些产品没什么优势的企业,就不得不用其他手段刺激销售。”一家药企的张姓负责人坦言,在目前医疗体制下,药品使用话语权全掌握在医生手中。


  制度不完善难开出重磅罚单


  但对不当的药品行销行为,我国却至今仍开不出一张足以“以儆效尤”的罚单。
  一位陈姓医药类专业媒体资深人士指出,“开不出罚单,很正常,因为药品反商业贿赂,国内无异空白。”以业界流行的学术营销为例,药企通过学术会议扩大专家队伍,但这种营销方式在中国却变了味,对此,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界定。“不正当宣传药品,在美国,动则上亿美元罚款,但在国内,却仅仅是通报,或是数千元,最多也就几万元罚款,成本实在太低了。”不正当行销助涨药价。
  不当药品行销是事实,当然该罚!尤其是行贿,违反了商业道德,属不正当竞争。如果中国能像美国一样开出不正当行销的罚单,首先就要有很健全的制度,目前推行新医改政策,方向是对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