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北京居民平均寿命有望提升至81岁

北京居民平均寿命有望提升至81岁

  新医改方案指出,到2011年,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北京,有更多的市民越来越理解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北京市民健康的主要杀手,给社会、家庭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使北京市民的11项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人均每日食盐量要从目前的日均13.4克下降到10克以下;市民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人群比例由现在的34.1%上升到50%以上;中小学生肥胖率从现在的17.28%下降到15%以下;人群健康体检合格率逐年上升;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目前的80.27岁上升到81岁。

 

  2008年底,连续两年累计接种流感疫苗336.2万支,其中减免费流感疫苗接种达313万余人。今年更是首次为中小学生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据悉,此项举措使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首都地区预防流感,减少暴发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自1949年秋和1950年春秋两季开展种痘以来,不断扩大免疫规划范围。1978年,北京市成为当时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的省市。2006年,北京市率先把麻风腮联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同年,又将A+C群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并在中小学校发生水痘疫情时开展免费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填补了国家免疫规划空白。至此,北京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省市。目前北京市免疫规划流感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对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北京市户籍人口1229.3万人,出生率6.63%。,死亡率5.75%。,自然增长率0.88%。。
  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初期的53岁,增长到2008年的80.27岁。其中,男性78.46岁,女性82.15岁。首都居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截至2008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23个(不含部队卫生机构及3124个村卫生室);实有床位总数86196张,执业医师总数58773人。全市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院实有床位5.43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3.47人。

 

  2008年度,本市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272.5万人,农业人口参合率为92.9%,人均筹资水平320元,参合人员平均补偿率达到住院50%、门诊30%。

 

  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28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01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完善。全市18个区县政府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约占全部社区机构的75%),已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社区药品零差价销售占全部药品销售额63%以上。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