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已有企业投放甲流疫苗 |
![]() |
在这次甲流疫苗的战役中国内企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当葛兰素史克(GSK)还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时候,北京科兴、华兰生物(002007)等企业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疫苗。
10月12日,赛诺菲-安万特旗下公司梅里亚在南昌投资7000万美元建设禽用疫苗企业,而赛-安深圳的疫苗基地已经在2008年底挂牌。
几乎同时,云南沃森生物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将与GSK合资成立疫苗企业,GSK将先期投资2010万英镑,并在2015年追加投资730万英镑,控股65%,云南沃森将投资1380万英镑,总投资规模超过4.5亿元。这已是GSK在国内的第二个合资项目了,去年年底,海王生物(000078)也与GSK合资成立了疫苗企业,专攻甲型H1N1流感疫苗。
不止是上述两家外企,默沙东、诺华、惠氏等世界制药巨头虽没有在中国设厂,但它们的产品通过进口,在国内也占有相当的份额。
流感疫苗方面,外资企业已能实现在本土与国内企业分庭抗礼。GSK海王合资公司的设计年产能为1亿支,接近国内产能最大的华兰生物;巴斯德的深圳基地的产能也接近北京科兴。
经过近半年甲流疫情的洗礼,“疫苗”两个字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印入人们心里。而外企则很好的利用了这次国民教育的机会。
国内疫苗市场有一扇自然屏障,即免疫计划。计划内免疫的疫苗称为一类疫苗,由国家买单,2008年该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过去,中生集团旗下六大所控制一类疫苗90%以上的市场。只有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是允许企业自由竞争的,2008年这一市场规模约为40亿元,上述几家外资巨头占有率达50%。
上述人士指出:2008年初,卫生部将甲肝等6类原本属于市场化的疫苗也归入了计划内品种,使这些需求量大的品种有了政府采购的支持。此次GSK和云南沃森的合资企业就将主攻刚转为一类的麻风腮疫苗,进一步蚕食计划内疫苗市场。
面对年均增长20%以上的中国疫苗市场,外资企业已提前布局,而国内却鲜有企业舍得巨额的研发投入,更多地沉浸在免疫计划的“长期饭票”中。今年年初调整关税时,人用疫苗依然持续了零关税的进口政策,惠氏、默沙东、GSK们的产品依然能够毫无阻拦地长驱直入,缺乏国产替代品是主要原因。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