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外资企业垄断药妆市场

外资企业垄断药妆市场

  据悉,同仁堂试水化妆品已有5年,销售渠道逐渐从药店转向商场和超市,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一直表现平平。

 

  同仁堂集团宣传部姜先生表示,同仁堂集团去年的销售总额达到90亿元。其中化妆品业务占比“非常小”,远不是主要部分,化妆品市场仍处在“逐渐涉足”的阶段。据报道,2004年下半年同仁堂化妆品上市,半年销售额只有数十万元,但在2008年这一数字超过2000万元。

 

  日化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冯建军认为,同仁堂化妆品从药房的退出,是药妆市场外资垄断格局下的一种无奈之举。据统计,薇姿等知名外资药妆品牌在药房一个专柜的销售额就可高达每月30万元,而本土品牌的这一数据仅为两三千元。

 

  目前同仁堂集团旗下从事化妆品业务的为北京同仁堂迈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同仁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业务并不相关。

 

  历史上,在药妆市场取得突破的本土品牌,目前只有最早在全国获得单只销售额过亿元的泽平粉刺净,以及在2002年销售达到3.5亿元,后被上海家化收购的可采。此外,珠海姗拉娜品牌只在局部取得了一些成功。

 

  冯建军认为,同仁堂进入药妆行业,在销售、运营和推广上均表现不足。品牌投入力度显得不够,前景尚不明朗。转向商场、超市后,同仁堂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公司网站显示,同仁堂化妆品包括美白、补水、抗皱、祛痘等系列,产品线与其他日化集团并无太大区别。

 

  与此同时,同仁堂化妆品主打的中国传统中草药概念也开始出现外资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近日对外透露,联合利华将在中草药领域投入研发力量,在其上海研发中心专门开辟一整层楼进行中草药标准化等研究。
  
  欧莱雅旗下的药妆品牌薇姿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引来诸多本土企业“艳羡”。冯建军透露,据他了解,许多云南、东北的化妆品牌以及药厂都曾展开对药妆市场的调研。然而他们都“没有读懂薇姿”,在产品研发和营销宣传上都跟不上。中国药妆市场上薇姿、理肤泉、雅漾等外资品牌垄断的格局仍将持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