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标准难与国际风投对接

医药标准难与国际风投对接

  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是生物医药外包行业巨大的吸引力,还是使得风投对行业情有独钟。仅仅一月之余,数次医药服务外包行业研讨会在各地召开,行业良好的前景使得人们对其充满了无限信心。

 

  风投青睐生物医药外包

  随着风投对于传统行业的热情逐渐“缩水”,清洁能源、新兴医药行业等领域逐渐成为其重点关注的对象。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医药外包行业就是风投关注的重要领域。

 

  中国是新兴医药市场中外包服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在全国形成了以药明康德、睿智化学、凯莱英、方恩医药等企业为代表的近千家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企业,外包服务规模达40亿美元,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随着生物医药外包向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在这些国家风生水起。“目前国内CRO企业大约有1000多家,但是大部分参差不齐”。

 

  不仅如此,除了纯粹的风投投资基金看好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由国际医疗健康行业巨头成立的类似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投,对此也非常看好,比如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礼来是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惟一在亚洲有风险投资的全球制药公司。

 

  凸显行业标准缺失

  新兴的行业必然缺乏相应的标准,尤其是与国际对接的标准。

  在当日举行的服务外包研讨会上,洪浩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在这一契机下,有利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向世界制药界展示中国生物医药外包产业。然而,国内产业的参差不齐使得无法和国外竞争。“我们的优势只在于成本和环境优势。”洪浩说,标准和技术无法和国外对接。

 

  随着行业标准的制定,不难发现,未来产业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部最新研究报告也得以证实。报告显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和信贷紧缩使得风险投资大幅减少,然而生物医药领域却是一枝独秀,甚至有风投机构为生物医药设专项基金。报告还指出,受惠新医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尤其被风投看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