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身体出现不适,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在网上寻医问诊。不用出门,不用排队挂号,花几分钟发条微博,就能得到专业的建议。目前在各大微博网站上,各类医生名头的微博数以千计。根据记者不完全的统计,南京地区开微博“看病”的医生有两三百人。

有人戏言:微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微博是万万不能的。现在的微博,确实很有威力,不但能寻人、能打拐、能募捐,现在还能“看病”了。微博上挂着主任医师,甚至是专家教授头衔的医生不在少数,网友们也乐得有这么一个免费寻医问药的平台。“微博看病”,一夜流行。

客观而言,“微博看病”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它可以帮助个别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通过自我保健和理疗缓解病情;比如,它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缓解现实中的医患矛盾和紧张关系等等。但是真要通过微博来看病,治病,但实际上不靠谱,应该谨慎对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虽然现在患者以看西医居多,但“望”和“问”仍旧是医生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现代化的疾病检测设备,最终确定患者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可是“微博看病”,不但没有了中医的“望闻切”而只剩下了“问”,连西医的仪器检测也无法做到。医生所能做的,仅仅是根据患者的陈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

即使不是医生我们也知道,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呈现出同一个症状。如果微博上的医生仅仅根据网友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则误诊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患者根据这种误诊结果自己去买药吃,不但会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正常的治疗,严重的还会导致对健康的更大的伤害。

“微博看病”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有律师表示,网络上的一些所谓“专家”“教授”,现实中可能只是一些普通的医生,甚至是医术低劣的庸医、医托。他们参与“微博看病”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医院和诊所拉客人。再比如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医生在网上提供医疗建议,没有收费,也不构成医疗合同,如果出现了误诊等医疗事故,患者很难为自己维权。

应该说,不管是“网络问诊”还是“微博看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从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建议网友们谨慎对待,不能为了图省事省钱而耽误了正规的诊治,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