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治未病 掌握疾病的控制权

治未病 掌握疾病的控制权

一份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慢性病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慢性病的严峻挑战。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位于前4位的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均属于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人群死因构成已从1973年的53%上升至目前的85%,每年约370万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

从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国民的健康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早发现,早治疗,预防疾病为主”意识应该深入民心。早在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深刻内涵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把握了三个层次:即“未病先防”、“既病防�”、“瘥后防复”,“未病先防”着重未雨绸缪,在疾病未形成之时,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着重于防微杜渐,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瘥后防复”着重于除邪务尽,防止疾病再次复发。遵循这一思想体系,有利于个人避免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家人为其担心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如果全民能够从自己出发,行动起来,呼吁整个社会宣传这一理念,最后落实到实践。那么在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同时,还有利于为国家节省医疗资源,那么一个健康和谐的小康社会离我们不远了。

如何做到治未病,掌握疾病的控制权,让疾病远离我们呢?

一、未病先防:

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现代“以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也与之相吻合,其中包含了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

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地治疗,才能防止疾病的传变。所谓“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如头目眩晕,拇指和次指麻木,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重视防治,以免酿成大患。

三、瘥后防复:

病人在初愈或者疾病恢复期的时候,人体正气尚未恢复,虽然症状已经消失,但病根未除,如果因调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彻底,受某种因素的诱发,将使潜伏在体内的旧病引发出来。愈后防复发,是营养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医家也非常重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调治。营养愈后调理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营养调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