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全方位调整可防病 |
![]() |
《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由于早春气候寒凉、干燥,人们应在睡眠、运动、情志等各方面做出相应保健,否则疾病会纠缠你。
西医:早春要防感冒、过敏
每年的早春时节,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支气管炎和喘息性疾病患者就会明显增多,患者中多数是老年人。但从门诊量上来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数量反而下降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冬季患感冒、流感康复后,患者体内获得了暂时免疫力。但大家还要做好保暖防护,因为初春乍暖还寒,稍不留神就会受凉感冒。同时,春季应防过敏。特别是慢阻肺、支气管炎、哮喘等病人,应尽量避免接触灰尘、花粉等,以免加重呼吸困难、气喘症状。
中医:调整情绪防伤肝
每年春季传染病都多发,比如流脑、流感、麻疹等。平时应多用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等泡水喝,以增强抵抗力。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细菌和病毒感染交错现象在门诊很常见。这些患者多合并有发热、嗓子疼的表现,部分还有扁桃体炎。大家除常服抗病毒中药外,还可用醋对房间进行消毒。
另外,在五行中,春属木,对应脏器为肝,春天阳气外泄,人们易急躁,怒则伤肝。因此要调养情志,心情舒畅,女性在春季尤其应避免因情绪郁怒而影响生理周期。
起居饮食保健康
保暖: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初春时节,春寒未去,“老寒胃”的病人常会因饮食生冷或饮酒不注意而导致旧病复发。“老寒腿”的病人不注意保暖,不当穿衣导致受凉,腿疼加重。早春属于“乍暖还寒天气”,因此春捂还是很有必要的,衣物要慢慢减,饮食、运动要注意调整,相机而动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运动
立春后阳气生发,但寒气很重,因此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运动,一来空气中所含的病菌较少,二来相对较暖,避免感冒。另外,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加大,运动时以身上微微出汗为最佳。
睡眠
随着阳气的生发,早上起床时间宜提早。因为“春困”,午休显得很有必要,但时间不宜过长,以每天30分钟到1小时为佳。
饮食
春季应该养肝,除少食辛辣,还应多吃酸性食物,如樱桃、草莓、西红柿等。多食蔬菜,补充维生素类,忌吃羊肉、狗肉等大热易上火的食物。
药膳应对常见病
芹菜粥
取大米250克,加适量清水,煮至半熟状,再加入洗净、切碎的连根芹菜120克,煮熟食用。春季因为肝火旺盛,引起头痛,常食芹菜粥可以清肝热、降血压、止头晕。
蜜糖蒸萝卜
大白萝卜1个,洗干净,削去外皮,挖空中心,装入蜂蜜,置于碗中,隔水蒸熟。春天多风热感冒,食用蜜糖蒸萝卜,可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