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老不换 容易生细菌 |
![]() |
“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是中国人的传统进食餐具,品种非常多。消费者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弊端早已熟知,但实际上家庭和餐饮店里重复使用的筷子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筷子使用时间过长易滋生细菌
记者走访了几家大型超市,发现每个“筷子专柜”上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筷子。记者注意到,超市里出售的,以木筷子和竹筷子居多,其次是一些不锈钢、仿瓷、塑料筷子。在家乐福店内,单单木筷子,就有檀木、铁木、香木等七八种。不过,记者查阅资料得知,一些木材因为含水量高、油脂多、易变质等原因,并不适用于制作筷子。
“好像是前年买的吧,还好好的,就一直用着。”“自己家里用,又不是一次性筷子,老换干什么。”“好像筷子都很耐用,不记得上次买筷子是什么时候了。”……超市里出售的筷子,有些在外包装上用文字提醒消费者“每2~3个月为一更换周期”或“每半年更换一次”,但记者随机询问了多位市民,发现许多家庭都是买来一把筷子,一用好多年。
多数家庭洗筷子的方式很
“豪迈”――抓着一把筷子用洗洁精猛搓几下,然后用清水冲洗,事实上这样很容易使筷子,尤其是没有保护层的“裸筷”变粗糙,产生许多细小的凹槽、裂纹,使致病微生物残留。
有研究表明,中国将近一半人的体内存在导致胃病、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而筷子就是这些细菌重要的传播介质之一。一般来说,筷子使用半年就可以更新换代了。
最好选择木筷和竹筷
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使用不锈钢筷,长时间接触酸、碱、盐溶液后,铬和镍等重金属就会进入体内,危害健康;塑料筷子质感较脆,硬度不理想,受热后容易变形,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专业人士认为,竹筷、木筷等天然材料制成的筷子无毒无害,也很环保,最为实用。
“我们家从来就不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筷子,只买这种最简单的竹筷子,上面什么都没涂。”63岁的林依姆告诉记者,她家用的都是“裸筷”。不过,建议消费者选择刷过一层清油(生漆)的、表面看起来有一层光亮的筷子,因为“生漆是有国家标准的”。
消费者对“彩漆筷子”存在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与生漆不同,色彩艳丽的“彩漆筷子”所涂的涂料是没有国家标准来规范的,如果使用不当,彩漆脱落,或者在高温下分解,诸如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致癌物质就可能进入消费者口中,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新买的筷子应彻底清洗
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沾染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新买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第二次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就可以了。平时清洗筷子要彻底,先把筷子表面冲净,再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然后放入消毒碗柜中消毒、烘干,也可冲洗并沥干水后,再放进筷子盒。筷子盒应该选择镂空、底部不会积水的,并做到经常清洗、消毒。切勿选择强酸强碱洗涤剂,以免残留的化学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