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泳池存在健康风险 |
![]() |
美国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公共游泳池远比我们想象的危险。汗、尿以及其他有机物与泳池中的消毒剂混合在一起可引发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将泳池使用的消毒剂与基因受损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显示,这种受损可导致哮喘、膀胱癌等疾病。
泳池进行的消毒是一个极端例子,与饮用水进行的消毒截然不同,因为泳池要一直暴露在消毒剂环境下。由于在泳池和水上公园避暑和健身的人太多――美国每年游客人数高达3.39亿人――使用消毒剂成为预防传染病的一种必需手段。
当消毒剂与有机物混合在一起,问题就会出现。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遗传学教授、研究员迈克尔・普莱瓦表示:“水中的所有有机物均来自于腐烂的叶子、微生物以及其他已死的生命形态。除了有机物和消毒剂外,泳池内还有游泳者的汗、毛发、脱落的皮肤、尿(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承认在泳池内小便)以及他们使用的化妆品和防晒霜等消费品。”
这些消费品通常富含氮,在与消毒剂混合时,它们可能发生化学改性,转变成有毒物质。研究人员表示,长期暴露在这种消毒剂副产品环境下可导致基因变异,引发出生缺陷,加速衰老过程,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这项新研究并没有对人体可能遭受的实际影响进行检验。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从公共泳池中提取的水样以及自来水控制样本进行了评估。通过系统性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毒性分析,他们对水样中的化学物质副产品是否会导致基因变异进行了测试。这项敏锐的DNA技术可以探测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组受损,允许研究人员对每个细胞的细胞核受损程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经过消毒的泳池水样导致的DNA受损程度均超过自来水。此项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金支持,研究发现刊登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这一研究发现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远离公共泳池。普莱瓦为泳池经营人员和游泳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用以降低危险化学物质数量,营造更为安全的泳池环境。他指出:“在选用泳池消毒剂时应做到小心谨慎。数据显示溴化剂不应作为泳池消毒剂使用。与只使用消毒剂相比,更理想的选择应该是紫外线和氯双管齐下,对泳池中的水进行消毒。”普莱瓦说,在泳池中的水进行循环时,有机碳应在使用消毒剂之前加以祛除。
对于游泳者,普莱瓦建议他们应在进池之前沐浴,减少可能带入泳池的有机物,进而降低池水的基因毒性。一项显而易见的建议便是“切勿在池中小便”。他指出泳池业主应该提醒客人在池中小便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