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保管,留意气象 |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城乡居民(尤其是一些“老病号”)家中普遍设有“家庭药箱”。上海权威部门所做的民众用药调查显示,全上海家庭备用药品总数不下12.9亿粒,价值6亿元以上。但家庭贮存药品,一定要注意气象条件,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中有关贮存环境与时效的提醒。否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夏季的高温、强光,是药品质量的“杀手”。高温可以使生物制剂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效,也可以使某些中药里的挥发性成分大量挥发,降低它们的药效。再加上空气潮湿,药片会受潮松散破裂、变色粘连,导致失效。相对而言,低温对保管药品有利,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些乳状软膏(如“硝酸甘油软膏”),就可能在寒冷的冬天里,出现粗糙的颗粒状物质,软膏就不能再使用了。所以保存这一类药品,还要注意“升温”哩。
药品种类的不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家庭保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西药一般适合于室温保存,应放在家中避免阳光直射、较为阴凉的地方,避免放在靠近厨房和浴室的高温、高湿的地方。一般而言,适合室温保存的药品,都能够适合在冰箱保存。但一些固体栓剂,因是塞入人体某些部位才能达到效果,夏天室内温度超过三十度时,容易导致药品溶化、变形,所以必须放入冰箱保存;另外,某些液体制剂,如用于补血的口服葡萄糖酸亚铁制剂,因高温下容易变质,也必须放入冰箱低温冷藏。
(2)中药的贮存,与空气湿度关系最大,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下贮存。购买中药时要选择一个干燥的日子,同时还要注意药材本身是否干燥。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倘若没有,也可以用塑料袋将它层层包封以隔绝空气。存放中药的附近,可以放一些干燥剂。若经常取药,可以将药品制成小包装,以避
免整体受潮;若长时间不用药,可将药品保存于冰箱中。电冰箱不仅能降温,更能去湿,特别有利中药的保存。只是一定要密封好,以避免“串味”。
(3)有些药品并不适宜低温冷藏。例如,橡皮膏药在低温下就会出现黏性变小的物理现象,这就不便于使用。但在夏季,就不会有这种“不便”。此外,一些在低温环境下贮存的注射液,会析出水晶状的固体,这虽然也是物理变化,并不影响到药品质量,但在使用时会有些麻烦,甚至会引起病人的“怀疑”,诱发医患纠纷。患者在冬季使用气雾剂、喷雾剂时,会发生喷药不畅、药雾不匀的现象,这显然也是冬季低温惹出的烦恼。解决起来也不麻烦――在使用前,把这些雾剂类药品,存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就行了。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