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你身体的水分? |
![]() |
谁偷走了你体内的水分?
女人必吃保健品
・盘点冬季“健康杀手”
・快速排毒摆脱毒素侵扰
・女性按摩胜过吃补品
・七大绝招预防手脚冰凉
・6点必备防治冬季传染病
手脚冰凉罪恶根源
・普通肥皂是防甲流首选
・6保湿攻略告别皮肤干燥
・预防甲流从起居防护开始
・冬季抗击流感5大窍门
・通缉汽车甲醛污染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越来越“干”了呢?在专家们看来,从外到内的诸多因素都让我们难逃“干”的困扰。
大环境也“缺水”。“首当其冲的是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张声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全球变暖已成为令世界各国都很头疼的气候问题,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存在大量污染物,城市绿化面积不够等等,都导致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湿度降低,水分减少。此外,现代人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办公、不重视运动等因素也不容忽视。
不良生活习惯。眼干问题的产生与用眼过度、用眼习惯不当有很大关系。李莹表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占据了现代人大量的时间,这也直接导致生活性干眼症的高发。而口干、便秘则离不开大家热衷的高热高脂饮食。
清洁过度、大量使用化妆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很多,但过度清洁、大量使用化妆品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水分对皮肤健康起到一个屏障功能,如果你太爱干净,洗得太勤,或者使用刺激性大、去污力强的清洁用品,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内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就会减少,皮肤表面的油脂膜和角质层中的脂质结构会被过多地去除。而粉底等化妆品(尤其是彩妆用品)为了保持较长时间的效果,往往含有不少凝固成分,这也会导致水分的流失。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干燥也有可能和某些疾病相关,最常见的莫过于干燥综合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张学武对《生命时报》记者说,约有63.8%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77%,高发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其中男女比例为1∶9。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眼干、口干、腮腺反复肿痛、多发龋齿及牙齿块状脱落、有关节炎及肺、肝等脏器功能受损,就得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医。此外,糖尿病、肝病、甲减、尿毒症等疾病,或一些药物如维甲酸类、锂剂等也可能引发干燥问题。
几招帮你留住水分
从中医的角度讲,津液是属阴的,如果津液太少,便会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引发多种健康问题;而皮肤长时间干燥得不到缓解就可能引发瘙痒;便秘可能导致结肠癌变、诱发心梗等严重后果……身体缺水的危害不可小觑,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帮助大家留住水分。
每天至少喝1000毫升水。预防干燥,饮水非常重要。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一定保证每天喝够1000毫升的水。从饮食方面讲,大家一定要拒绝辛辣、高油高脂的食物,多吃一些生津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芹菜、枇杷、百合、苹果、梨等等。香油和芝麻也非常不错。
老人一两周洗一次澡。北方的春、秋、冬季都较为干燥,只要你所处的环境不是特别脏,身体也比较干净,上了年纪的人一两周洗一次澡即可,水温应控制在38摄氏度上下。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