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变化与养生 |
![]() |
气候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我国医学在防病保健上很强调气候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素问・离和真邪论》也说:“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改正,绝人长命。“都强调防病治病必须掌握季节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变化特点。气温与健康在影响人体的诸多气候因素中,气温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夏季的高温可使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出现头晕、胸闷、口渴、大汗、恶心等症状,谓之“中暑”。
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老慢支、肺气肿、关节炎、青光眼等病症,特别是在寒流到来、突然降温时更易发病或恶化。医疗气象学的研究报告显示,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气温的变化感受性高,尤其在冬季,由于寒冷刺激和高气压作用,发病率最高。
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出现死亡的高峰,当气温在15~25~C肘,死亡人数最少。由此可见,季节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人体的寿命有密切的关系。气压与健康气压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气压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人所吸入空气的含氧量就越少。
所以在低气压的情况下,人会感到憋气、难受,关节炎、风湿痛等患者对气压变化更为敏感。俗话说:“关节酸痛,不雨必风。”气压突然降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就会疼痛加剧。此外,据统计,80%的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死亡事故是在气压突然下降的时候发生的。
在低气压下,还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强,人不易入睡,休息不好,继而造成大脑功能失常,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效率低,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头胀痛易激动。湿度与健康所谓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度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C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状态佳;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
干燥的气候常是脑膜炎多发的时节。湿度低还会造成咽干口燥,皮肤干裂。气流与健康空气流动形成气流。适度的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一般认为室内空气的流通不大于lm/s为宜。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反常的气流有害人体健康,如大风暴的来临,会导致大气中含氧量下降,空气中电离子平衡破坏,造成压抑、紧。
张和疲劳的感觉。慢性支气管疾病和心脏病患者极易发病或病情加重。春秋是多风季节,世界上很多地区此时会出现干热风,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精神不集中,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犯罪率以及精神病发病率此时有所增加。了解了季节气候变化规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就能巧用天时,采取措施,调整行为,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