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更需要护“心” |
![]() |
30岁左右的心脏病患者增多
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2008年全球估计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0%。在这些死亡中,有730万死于冠心病,620万死于中风。与此同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而我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患心血管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也就是说,每10.5秒就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专家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不但高发而且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过去15年里,我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而在门诊中也有明显的变化,“主动脉夹层和冠心病年轻患者增多,去年医院心脏病患者中40%-50%的患者是主动脉夹层,但是大部分的患者是中青年。”专家说,“有的甚至27、28岁就患了主动脉夹层了。”据悉,这部分患者大部分是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大,岗位竞争强,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心脏的负荷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各大医院收治的30-50岁的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这些人在发病前都对自己的健康漠不关心,自认为年轻,身体不会有什么大事。“年轻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大多与工作压力大,不注意好好休息有关。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发生心脏意外事件。”专家说,其实在关注工作的同时更需关心心脏健康。很多白领及各级工作者的"心"病严重,大部分均来自于精神压力,工作环境的影响以及工作高压等致使心脏不断受累。
不良生活习惯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专家介绍,心脏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增高、胸痛、背痛、头晕等,如果出现急症的时候,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过,心脏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也会出现脑中风或者猝死的情况。因此,专家也建议,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要到专业的医院去检查,发现不适就要及时去医院就医检查,“这是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重视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病,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专家说。
导致心脏病的因素除了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等不可控因素外,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最重要行为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以及使用烟草和有害使用酒精,它们引发了大约80%的心脑血管病。
不过,专家们也明确表示,大部分的心脏病早逝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日常一定要重视预防心脏病、保护心脏的工作。首先就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尽量避免通宵熬夜以保证充足的休息,还有就是要戒烟、适度饮酒,更应杜绝二手烟,这些都是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同时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肥胖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50%的心脏病和脑卒中由高血压引发。
此外,要减压、运动,“日常生活中每天30分钟的身体活动必不可少,工作时定时休息,做一些伸展运动,这是预防心脏病的最有效方法。”专家说,或许您会说“上班忙,没时间运动”,那您完全可以把运动带到工作场所中,比如上班骑自行车、不坐电梯走楼梯等等,这些都是工作中见缝插针的运动方法。最后,健康饮食是预防心脏病的重要环节,尽量避免不卫生的饮食,不要每天食用快餐,白领最好为自己和家人准备健康的饭菜带饭。另外,每天至少吃5种以上水果和蔬菜,同时低脂、低盐饮食。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