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如何缓解情绪以及维护健康

如何缓解情绪以及维护健康

北京的“堵”,算是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缩影。有人说,北京有时就像个“大停车场”,时时堵、日日堵。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3月25日,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323万辆,私家车占76%,车管所平均每天发放1300多个车牌。预计到今年8月,机动车将达335万辆。而目前北京市90%的道路都处于饱和,其他一些城市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老在这样堵的马路上开车或坐车,谁都会皱眉。日前,本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就全国堵车现状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结果显示,76.2%的人认为常堵车影响健康,82.69%的人堵车时会烦躁。堵车究竟会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哪些影响,交通拥挤这一“城市通病”又该如何医治近五成人每天遭遇堵车参与调查的3315人中,7.06%的人每天任何时段都会遭遇堵车,40.55%的人每天上下班时段堵车,15.95%的人每2�3天就遇到一次堵车。

在遭遇堵车的人中,8.7%的人平均每天在路上堵4小时,46.27%的人堵1�3小时,30.99%的人每天堵半小时到1小时。当问到“最长堵过多久”时,40.38%的人选择了1�2小时,5.99%的人更被堵过4小时之久。

在北京的上、下班高峰,常看到车流一点点“蠕动”前行,交警称“刹一脚车,都有可能堵车”,行人则将它形容为“马路上的国际汽车博览会”。某媒体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下班要从京广桥开车到五道口,如果不堵,顶多1小时就到,但赶上堵车就没谱了。“上周五下班,赶上下雨,开回家整整用了3个半小时。

在东四环到北四环的路上,居然看到三四个司机把车停在路中间,去路边小便,要不是憋得受不了,估计没人会这样。”

30岁的刘女士更无奈:“4月21日一早,我走京通快速路上班,平时不到1小时的路,硬是走了将近3个小时。因为是手动挡车,我得不停换挡,心里特别烦。”

对北京路况最熟悉的,莫过于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了。“的哥”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是上下班堵,现在恨不得全天堵。前些年,赶上堵车我还会吼两句,发发牢骚,现在都堵得没脾气了。”某公交公司的于师傅表示,堵车时开车最辛苦,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前面有一点空当,就得赶快挪,要不然后面司机可能就骂你了。一堵车,乘客常抱怨要迟到,可我们也没辙。”

不只北京,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如此。据《中国城市畅行指数2006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北京、广州等25个城市进行的交通通畅度调查中,中国城市畅行指数仅为54.1分,未达及格线。市民上下班时的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仅为23.5公里/小时。

4月5日,沈阳市沈北新区某路段,因车辆肇事,造成2000余辆车堵成一锅粥;4月11日,重庆一辆客车坏在路上,导致两路口单行道交通压力过大,出现了上千市民步行上班的壮观景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国初测算,堵车浪费了北京市的运输资源,并使运输效率降低,消耗的社会成本约为每天400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年146亿元。

全国一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约1700亿元,并逐年上升。放眼世界,“很受伤”的不仅是中国,美国得克萨斯州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因交通堵塞,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31亿美元;英国伦敦每周为此浪费的生产力价值高达290万美元,中国香港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亿多美元。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