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冬天更得让骨头“硬”起来 |
![]() |
目前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接近一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近日在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主办、《生命时报》协办的“媒体健康日”活动上,笔者联系到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吴文教授,就骨质疏松的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探讨:
我国骨质疏松防治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全球约有2亿女性有骨质疏松症,60-70岁的人1/3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人差不多2/3都有。此外,由于吸烟酗酒、性腺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等原因,男性骨质疏松病人也日渐庞大起来。因此,根据有关报告的数据,2020年我国预计将有超过2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影响。据吴文教授介绍,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骼代谢性疾病,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质地脆弱,有时即使受到轻微外力也会发生骨折。”
吴文教授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最严重后果,此外,更让人担心的是,虽然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中更为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但是还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约50%的脊椎骨折患者没有得到过诊断、治疗,有的患者是在多次骨折后才被查出。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些是因为患者自身重视不够,认为疼痛躺几天就好了;有些患者虽因疼痛就诊,如果医生问诊不够细,也可能不被发现。吴文教授提醒,腰背部疼痛、身高减低、驼背畸形、呼吸困难、胃肠道反流等症状,都可能是脊椎骨折的预警信号。
冬天更要防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从小抓起。”吴文教授说,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峰值骨量。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等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戒烟戒酒。吴文教授提议:每天保证一个小时运动,摄入一斤蔬菜,不能超过半斤的肉类,另外,如果有条件,需定期监测骨密度。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轻时达到的峰值骨量有关,这个峰值大约出现在20-30岁之间。如果知道峰值骨量,以后每1-2年测1次,专科医生会对检查者患骨质疏松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预防骨质疏松的工作更得加起码来。吴文教授说,入冬以来,很多医院的骨质疏松门诊都格外忙碌起来,来问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维生素D原转换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另外,适当的活动有利于成骨细胞活动,减缓骨质疏松的出现。而冬天气温降低,很多老年人怕冷,宁愿在家里静坐修身也不肯出门晒晒太阳、舒动筋骨,导致皮肤维生素D原转换成维生素D减少,使钙的吸收减少,破骨活动活跃,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因此,吴文教授建议,千万不要因为怕冷而窝在家中,应更多地享受大自然的“阳光荷尔蒙”。
冬日里,适时的运动、晒太阳都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促进钙吸收以及骨细胞的活性。建议活动时间以上午9-10时、下午2-5时为佳,因为这时的紫外线A光束可促进皮肤维生素D原转换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吸收,而且气温也不会太低。但运动时需注意防跌,适时增加衣物,以免引起骨折或加重疼痛。
减少骨流失,扫清身体隐患
如果真的患了骨质疏松,也不用过于紧张。通过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在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它们可以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疏松发生后光靠“开源”是不够的,还要“节流”,因此通常还需要加用一些抑制骨骼破坏和吸收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吴文教授说,骨质疏松是慢性疾病,想“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将其根治是不现实的,尽可能地和其“和平共处”,保证防治的最终目的--预防骨折,能够实现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能够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使其能愉快地坚持治疗。否则,不仅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从而导致治疗成本的增加。因此近年来,医学专家们也希望用更简单的方法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疗效。比如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一种名为唑来膦酸的新药来治疗骨质疏松,该药可以抑制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功能,控制患者骨量丢失。与传统药物相比,该药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更强,因此只需要很小的剂量,即可理想地降低骨折的风险,一年只需给药一次。此外,唑来膦酸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对胃肠道没有刺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今年10月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公布了一项为期6年涉及1200多名患者的长期研究(HORIZON-PFT):一年滴注一次唑来膦酸注射液,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维持骨量、降低骨折风险。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