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来临前的征兆 |
![]() |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罢了。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我们应该对人体发出的不良信号,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酿成大祸。
1、起床后的大病四个信号:
人的一天在不同阶段身体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发出警示信号。
●清晨醒来如果头晕、头昏,可能是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过高等疾病;
●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后浮肿还不彻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晨起恶心呕吐,除去怀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胆有病;
●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2、清晨对镜观察脸色:
洗脸时对着镜子观察,看看自己的脸色有没有什么异常―。
●如果发现自己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如脸色带黄,还伴以身体疲倦,很可能是黄疸型肝炎;
●如发现眼睛颜色改变,充血、浑浊、色黄,应马上去医院看医生;
●如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如眼角膜出现一圈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如果是30―50岁的男性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刷牙留意牙齿口气
●刷牙时如果牙龈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因为如果牙齿健康是不会出血的。牙齿出血也可能与肝病有关。这种现象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还会伴有鼻子流血、月经过多。主要原因是肝细胞损伤后,肝脏产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继而凝血机制发生障碍。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K及其他止血药来缓解病情。
●如果出现口臭、口气重,则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时,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B都可能导致口臭。比如,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续性口臭,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饥饿感和胃痛。一旦吃饱喝足,口臭会随之减轻,而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臭也会自动消失。
4、饮食上的大病先兆
●如果总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没有可能是糖尿病;
●如果在清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并且伴有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倾向;
●如果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如果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5、手部的大病警示信号
●观察自己的双手,如果发现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如果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并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如果手背静脉突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越加明显,也提示有心脏病的可能;
●如果手掌泛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及内分泌失调;
●如果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常潮湿出汗,可能有甲状腺的异常;
●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6、眼睛的大病警示信号
●眼睛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脏四周,就会有发胀的感觉,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如果经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劳外,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提防青光眼;
7、耳朵老是嗡嗡作响: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少饮酒,少吃生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8、嘴的大病警示信号:
嘴唇感觉麻木,身体日渐消瘦。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饥饱不当所致,由于胰腺不好,会殃及胃部,当胃受到损害时,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物。
9、鼻子大病的警示信号: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加强体质锻炼,防止肺部合并症的发生。
10、上楼梯困难
●上楼梯时如感到心跳加速、心慌、胸闷,表明心脏功能较弱;
●如感到胸部憋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尽早抽空去看医生。
11、工作中大病的信号
●工作时如果感到记忆力太差、健忘,可能是神经衰弱和动脉硬化所引起的;
●如果经常打瞌睡,除了睡眠不足外,还要多想想其他的原因;
●如果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如果伸懒腰时腰痛,多半要考虑坐姿不良。

- 相关报道
-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