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3种外用药 巧用除痔疮

3种外用药 巧用除痔疮

痔疮发病率高,自古就有“十人九痔”之说。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司机、办公室文员、电脑族等工作性质都需要久坐,更加助长了痔疮的“嚣张气焰”。

对痔疮的治疗,一般的主张是内科治疗为先,只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痔核在肛门脱出严重、便血过多时,才行手术治疗。

而在药物的选择上,外用药由于不经过消化道,直达病所,因此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是痔疮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介绍几种外治药。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药到痛消”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为浅黄色或粉红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为治疗痔疮的非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煅)、硼砂、冰片。

其中麝香为消肿散结之君药,可除恶疮、痔瘘肿痛,有祛腐生新之功。炉甘石具有收敛、消肿、止血、防腐之效。冰片消炎止痛。硼砂抗菌抑菌。牛黄清热镇惊,可治胎毒、疮疖、疮疡、痔疮。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作用,主要用于痔疮肿痛、肛裂疼痛。其特点是止痛效果显著。此药不可内服。

用于痔疮便血、肿痛时,应将备用的注入管轻轻插入肛门内,挤入2克左右药膏;用于肛裂时,把药膏敷于裂口内。敷药前应将肛门洗净。孕妇慎用。

肛泰贴――“声东击西”

肛泰贴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并不在肛门部位用药,而是把药贴在肚脐上。其实贴肚脐治痔疮并不奇怪。从祖国医学理论讲,肚脐穴名神阙,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气舍,为任脉中重要的穴位。

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总摄一身气血,为经气汇集的地方,脐部用药有利于归经,药物直达病所。从生理解剖上看,肚脐处表皮角质层很薄,皮肤敏感度高,脐下还有丰富的静脉网,渗透性强,吸收能力好,且局部凹陷,形成隐窝,有利于药物较长时间存放,这些就为药物从这里充分进入血液循环提供了很方便的条件。

肛泰贴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使用前,先洗净脐部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无纺胶布与PVC片分离,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每次1片,每日1次。

化痔栓――直达病所

化痔栓在常温下为子弹形固体,通过塞入肛门起效。其主要成分为苦参、冰片、五倍子等,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内外痔、混合痔。

药栓塞入肛门后,在体温的作用下缓慢溶化,释放出药物,被直肠黏膜吸收,不经胃肠道,不经或少经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

因此,可防止或减少药物有效成分在胃肠道及肝脏中被分解破坏,并减少或避免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或全身不良反应。使用时患者取侧卧位,将药栓置入肛门2~2.5厘米深处。每次1粒,每日1~2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