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婴幼儿要防肺炎球菌疾病 |
![]() |
肺炎球菌疾病是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症、脑膜炎等;可引发呼吸衰竭、心肌受损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是死亡。
目前,在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赵国昌副教授介绍,约一半严重的儿童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这些重症肺炎,治疗难度高,甚至会引发呼吸衰竭、早期心衰、心肌损伤等严重问题。亚太地区每小时就约有49名幼儿死于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脑膜炎可导致瘫痪、发育延迟、癫痫、耳聋,其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甚至高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约20%-40%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有肺炎球菌,它可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散布在空气中的飞沫微粒进行传播。一旦孩子抵抗力下降或存在基础疾病,肺炎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各种的相关感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专家、主任医师李松教授特别强调指出,初生至两岁间的宝宝因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力低,特别容易受到肺炎球菌的感染,是肺炎球菌疾病的重灾区。
肺炎球菌性疾病在初期通常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烧、咳嗽、呕吐、耳痛等,很难识别,容易误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延误治疗,引发了菌血症、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就会对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治愈后往往也会造成很多后遗症。
赵国昌指出,虽然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球菌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肺炎球菌疾病对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加,使得这类疾病治疗难度增大,治疗周期延长,不仅给婴幼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对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也不容低估。
李松介绍,要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发作,就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肺炎球菌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室内空气不流通、经常开空调、人口密集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该病菌滋生的场所。
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尤其是在疾病高发的冬季和春季。另外,从人口密集的公众场所回家后及时洗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也是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医学界专家则认为,及早进行预防接种,使儿童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对抗儿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