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肥胖者更易患糖尿病需谨慎

肥胖者更易患糖尿病需谨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及预防”,这是世界糖尿病日首次把预防提到主题高度。记者今天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糖尿病患者发病特征呈现出老龄化、城市化。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市民发病尤为明显。而专家指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是糖尿病发病的最大诱因。

不健康饮食方式是祸首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烟台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隋国良向记者介绍说,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两种。一般来说,Ⅰ型糖尿病多由遗传因素引起,Ⅱ型糖尿病多由生活方式导致,其发生与膳食结构改变、食物摄入过多、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医生介绍,肥胖者体内的脂肪含量或者脂肪相对于体重而言过多,会导致体内糖等物质代谢紊乱。久而久之,胰岛素长期大量地不恰当分泌,造成合成胰岛素的功能衰竭,最终引起糖尿病发生。

生活干预可降低发病率

许多人谈糖尿病色变,往往产生一旦患病就终生用药的错误想法。专家指出,糖尿病的确需要终身治疗,但并不意味着要终身使用药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增加合理的运动和减少过多的体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措施之一。”于淑香说,经科学治疗,糖尿病人完全可在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摆脱药物,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另外,糖尿病的检查也不能只靠空腹血糖。很多人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却显著高于正常,依据餐后血糖水平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使糖尿病的发病危险下降30%―50%。专家认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阻止糖尿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的关键。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以及科学合理的治疗,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

消除使用胰岛素误区

提起胰岛素,

不少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一旦使用了就会成瘾需要终生使用。因此,他们宁愿选择吃药控制病情,但当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才会选择使用胰岛素。

对这一观点,烟台山医院南院区暨市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于淑香发出提醒,这样不仅控制不住病情,反而会加重病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于淑香介绍说,Ⅱ型糖尿病患者如在早期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其胰岛功能在短时间有望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复。患者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体内90%的胰岛细胞已损伤,但其中的40%―50%有可能恢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