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生病自治小病变大病 |
![]() |
现在资讯发达,几乎与生活相关的大事小事都能在网上、书上查的到。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便捷的方法,生了病轻易也不去医院,就在网上查查找找,买本养生保健的图书回家饭饭,看到有类似介绍的马上自己病自己治,但是,你知道这些医药信息有多可靠吗?如果是小感冒的话,就算不看医生也会自己好,如果是其他病症也这么做的话……
有病不去就医,而是自己拿本书“对症下药”。时下,保健养生类图书充斥大小书店,许多市民也成了此类图书忠实的拥趸。许多人身体不适也不到医院看病了,而是根据身体的不适症状在书上查找药方自己治病,结果小疾成了大病。
拿着书本自我诊病
前些日子,家住鼓楼巷的洪大爷觉得头晕,根据他在一本养生书上看到的说法,就以为是患上了高血压。于是,他照着书上的介绍吃某品牌的降压药,但越吃问题越严重。最后,在儿女的强迫下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才知道是颈椎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洪大爷这样自己拿本书“对症下药”的人还为数不少。很多热衷养生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最流行的是《求医不如求己》、《从头到脚说健康》等书,里面一些观点挺奇怪,比如“秃顶属于肾气发散过度”,“女人背疼,就是跟性压抑有关,由此造成膀胱经不通畅而致病”等。虽然不知道这些观点对不对,但是感觉很新鲜,很多人便把这些理论对号入座在自己身上找“病”。
奇怪理论让人难解
在琳琅满目的养生保健图书中,最受欢迎的是“中医养生”和“饮食营养”两类。为什么健康书如此火?业界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自身和家人健康的关注度高了。当代人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还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亚健康状态,需要调整;再则,生病就医费时又费钱,大多数人群就希望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预防疾病。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渴望健康的读者面对越来越多贴着各种标签的健康养生图书,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养生健康理论,却是无所适从。记者调查发现,养生保健书籍有近一半打着“中医”的旗号,可其中不少养生观点明显违背现代医学常识,其中有些说法相当离奇,如“老年人不应补钙,要吃软骨片”。一本“林博士”撰写的书则说“减肥的最好方法是大吃大喝”、“牛奶不能补钙,会流失钙”。

- 相关报道
-
- 小满节气如何养生保健与防治疾病?江西组织专家解答 (2025-05-22)
- 专家:儿童肥胖是营养失衡的表现 需多方共同关注 (2025-05-21)
- 世界哮喘日:普及吸入治疗,推动哮喘全病程规范化管理 (2025-05-07)
-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2025-05-06)
- 专家提示:重点儿童疫苗接种不可忽视 (2025-04-25)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科普疫苗接种关键五问 (2025-04-25)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