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糖尿病性心脏病? |
![]() |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在糖和脂肪等多代谢紊乱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基础上,在心脏所发生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其中大血管主要是位于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即所谓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微血管是指心肌内的微小血管,即所谓的糖尿病心肌病;支配并调控心脏运动的自主神经形态、功能异常可导致心律紊乱。
这些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障碍而影响健康,而其中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所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最为常见。因冠心病事件而住院的患者中,一年内的死亡率在糖尿病患者是没有糖尿病人群的2至4倍。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以上述三种损害的单一情况出现,也可三者交叉混合。患者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呈非特异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有的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发绀等。多数经常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胸闷、憋气、胸骨后疼痛等。但糖尿病患者常有无痛性心梗,除无胸疼外,可有胸部不适、冷汗等症状,此时要排除低血糖,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当病人由卧位到站立时,出现头晕、心悸、大汗、眼前发黑,或突然晕倒等不适。这是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时的一种表现。糖尿病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由于死亡率较高,糖尿病性心脏病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性心脏病本身,而是至今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糖尿病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不知道糖尿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脂、血压,还要及时纠正体内的高血黏、高血凝、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这正是预防糖尿病性心脏病要注意的,一定不要看病时仅仅查一下血糖,特别是只查空腹血糖,还要想方设法把上述其他指标都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至少也要严格控制最常见的“六高”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等,才能减少或减缓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