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性肾炎 中医有良方 |
![]() |
乙肝相关肾炎起病多种多样,其肝炎表现多不明显,不少病例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肝炎与肾炎发病间隔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病程中见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数病人血压及肾功能正常。有时肝肾损害同时存在,肾病表现可不典型,部分患者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其病理性质为正虚邪实,病理特点是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失调,出现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正气虚弱,邪毒内伏,病势迁延的病理变化,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脾肾阳虚证见胁痛呕恶,尿黄尿频,眩晕乏力,颜面或四肢浮肿,尿蛋白阳性,乙肝表现抗原阳性,舌苔薄白质淡,脉沉细或滑。治以健脾补肾法,用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生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山药、肉桂、附子(先煎)、当归、茯苓、泽泻、山萸肉、制首乌、半边莲、贯众、败酱草等。
湿热瘀毒证见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呕恶厌食,失眠心烦,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腻,舌边尖有瘀斑,脉弦涩或无力。治以利湿解毒化瘀,用黄连解毒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药选黄芩、黄连、栀子、土茯苓、贯众、益母草、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云苓、泽泻、半边莲、茵陈、大黄、公英等。
肝肾阴虚证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胁痛呕恶、腰腿酸软、眩晕
耳鸣、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滋肾柔肝兼清化瘀毒,用一贯煎加味,药用生地、白芍、麦冬、当归、贯众、制首乌、山萸肉、半边莲、白茅根、丹皮、女贞子、旱莲草、川楝子、郁金、白花蛇舌草等。
肝郁气滞证见胁腹胀闷,甚则隐痛绵绵,胸闷气短,嗳气频作,呕恶少食,或周身浮肿,腰膝无力,或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方用柴胡舒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选柴胡、枳壳、香附、白芍、川芎、白术、山药、云苓、党参、泽泻、半边莲、公英、板蓝根、青陈皮等。
乙肝相关肾炎的治疗要辨明虚与邪实的侧重,辨湿、热、毒、瘀的主次与兼夹。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