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保健品品牌动态 > 保健品当药卖“忽悠”了谁?

保健品当药卖“忽悠”了谁?

  目前,保健品市场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消费者分不清药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食品,过分追求保健品的治疗效果;厂商则虚假宣传,过分夸大保健品的功能作用。有关人士指出,保健品从生产经营到公众消费都存在误区。

 

  “买保健品就是买的疗效,目的是要治好病。”李大爷因糖尿病几乎跑遍了省内的知名医院,可就是除不了根,便开始服用各种标有无糖、降糖的保健食品。据省医学科学院张侃研究员介绍,消费者把保健食品误当成药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消费心理。一些人在“求愈心切”的思想指导下,把保健品“起辅助作用”的功能人为地提升到“治疗”的地位。

 

  “保健品如果没有‘疗效’,根本就没有人买。”据济南泉城路一药店的负责人介绍,许多顾客一来就问有没有治什么病的保健品?我们只好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给顾客讲,这样货销得就好;而一些没有相关说明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就很少问津。


  一些厂商还有意或无意地将保健食品打扮得与药品相似,在外包装上标注有“每次两粒,每天三次”、“三个月一个疗程”、“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或在产品说明中加上一些中医疗效理论,宣传其产品具有“治疗、保健功能”。

 

  不夸大宣传,不把保健品弄成药,消费者就不认可--这在业内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愤然指出,由于顾客对功能性食品存在误解,一些厂商便紧紧抓住这一消费心理,借夸大疗效、做虚假广告来误导消费者,有的甚至在保健品中添加相应的药物成分。这不仅对消费者是一种欺骗,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无异于竭泽而渔。


  功能性食品还是食品,对预防疾病、免疫力调节、促进睡眠等确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仅适用于特定人群,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不可盲目乱吃,不能贪图一时高兴随便吃。而对于那些已经达到临床症状的病人,还是要找临床大夫就诊,不可过分奢望通过服用保健品起到治疗的效果,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