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再登新阶梯 |
![]() |
在医疗界中,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疾病,其治疗也让医疗人士困苦不已。据悉,经过研究学家们的致力研究,使艾滋病毒感染机制获得了新的进展,登上了荣誉的阶梯。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CCR5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据此解释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马拉维若是如何作用于该受体分子进而阻断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论文的唯一通讯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告诉采访人员:“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并有助于研发出更为有效的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种类的艾滋病毒在侵染人体细胞初期以CCR5为共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毒共受体转化为CXCR4,加剧了病毒在人体内的进一步扩散。艾滋病毒对于共受体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两种共受体的结构在形状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的细微差异造成的,这些特点对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学家研究的艾滋病毒感染机制在医疗界中是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让艾滋病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在艾滋病的治疗上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受到了医疗人士的关注。
医药网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解析了CCR5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据此解释了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马拉维若是如何作用于该受体分子进而阻断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论文的唯一通讯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告诉采访人员:“这些结构信息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艾滋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并有助于研发出更为有效的抗艾滋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种类的艾滋病毒在侵染人体细胞初期以CCR5为共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毒共受体转化为CXCR4,加剧了病毒在人体内的进一步扩散。艾滋病毒对于共受体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两种共受体的结构在形状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的细微差异造成的,这些特点对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学家研究的艾滋病毒感染机制在医疗界中是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让艾滋病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在艾滋病的治疗上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受到了医疗人士的关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