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常调理 > 中医详解五脏盛衰时间表

中医详解五脏盛衰时间表

 人体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人的一生中,生命力的盛衰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就是所谓“生命周期”。关于生命周期,《黄帝内经》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10岁为周期;一种是以7岁(女)和8岁(男)为周期。前者是从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来观察人的生命周期;后者是从肾气和天癸(维持性机能的物质)的盛衰来观察。

 

10岁时,五脏(心肝脾肺肾)之气已经稳定了。血气、血脉都畅通了,气血也流动了,流动之气主要活动在人体下部,所以10岁小孩子喜欢“走”。这个“走”不是现代汉语中“走”的意思,而是小跑。

20岁时,是人生第二个阶段,血气开始强盛,肌肉开始长得结实了,这个阶段的人“好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要比小跑慢一些。

30岁时,五脏之气更稳定,肌肉更坚固,血脉也盛满了,所以“好步”,就是喜欢行走,比“好趋”又慢了一些。

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强盛到了极点,随即开始衰落,但主要表现在外在,比如,皮肤日渐疏松,面部光泽慢慢减退,头发也变得斑白。虽然这个阶段走路还比较平稳,没到摇晃的地步,但已经“好坐”,不喜欢走动了。

50岁时,肝气开始衰落,人就表现出容易疲倦、头晕目涩、两胁不适、脉弱无力等症状。由于“肝胆相照”,胆汁分泌物也慢慢减少;“肝开窍于目”,眼睛开始看不清楚。养肝最好多吃青色、酸味食品;常吃蒿子秆,能疏肝利胆。

60岁时,心开始衰落,血气也逐渐松懈、外散,血气不足人就变得“好卧”。这一阶段,还容易心慌气短、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烦口干等。养心可以采用一些食疗的办法。茯神15克、桂圆肉10克、冰糖适量泡水饮,适用于心阴虚导致的心神不宁。人参5~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炖乌鸡,可缓解心气阴两虚所致的脉弱无力。

70岁时,脾气变得虚弱,皮肤开始枯萎。脾弱的症状有:食少腹胀、四肢无力、大便浠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等。养脾要少吃生冷,多吃好消化、开胃的食物,膳食调理可以用山药炖肉、薏苡仁煮粥,有健运脾胃的功效。

80岁时,肺气日渐衰落,由于肺是藏魄的,所以魄开始离散,这就是人到80岁,经常说错话的原因。肺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乏力、盗汗、水肿等。百合、银耳、杏仁、藕、麦冬、黄芪都是养肺的好食物。

90岁时,肾气衰竭,其他四脏的经脉也都空虚了。肾虚主要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手足发凉、小便清长、脉沉无力等。养肾要多吃黑色食品,比如黑桑葚、黑木耳、黑芝麻等。还可以适当吃些自然咸的食品,比如海鱼、海带、紫菜等。

100岁时,五脏气血全都虚弱不堪,形体还在,神气却已离去。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